03版:兄弟河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27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薪火相传,《寂寨》不寂

  ———纯苗语微电影《寂寨》观后感

  ○田明峰

  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根”与“魂”。一个民族亦如是,维护文化遗产的尊严,就是维护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尊严,就是守护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就是守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乙未年上班伊始,花垣县送来微电影《寂寨》,看后很受启发、感受颇多。影片从亲情的角度出发,讲述的却是传承的故事,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更多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经典都消失在“记忆”中,终归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这,需要让老文化和新载体进行有效对接。微电影《寂寨》就做了这样一个尝试,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微电影的载体走进千家万户,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主流价值观。这是一部纯苗语微电影,由花垣籍导演彭景泉执导。影片讲述了一个古老的苗寨里,青壮年多出去打工,寂静的寨子里只有留守的老人。苗族古歌大师吴正云行将老去,在灯枯油尽之际,执拗地要求在外打工的梅香回来学唱苗族古歌,在传统民族文化魅力的感召之下,闻讯的年轻人纷纷回家,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于是,苗鼓、绺巾舞、苗族古歌、八人秋千让整个苗寨喧嚣起来。

  影片围绕现代文明发展与民族文化守望、传承的冲突,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族符号,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真正有价值的而且能够打动人的,并不是形式本身,而是形式里面蕴藏的民族情感。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当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影片揭示了苗族传统文化的拯救努力程度与消亡异化速度之间的张力及其根源;唤起了人们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呼吁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回归;弘扬了民族文化保护的“正能量”。这正是导演所要诉求的,也是现今生活所需要的。

  一部好的微电影,必须兼顾到精致、小巧、有新意,却又结构完整,节奏明快几大特点。尽管不可能象电影电视剧那样,有条不紊地徐徐展现一个故事,但是在有限的时长内,起承转合,又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新明快是《寂寨》这部微电影给人最直观的感受,用直叙的手法铺陈剧情,没有旁叙支线的干扰,让人很容易理解导演的意图。在快餐文化盛行、信息多样纷杂的时代,这样的叙事形式是很容易让人接受的。

  《寂寨》影片的基调色彩鲜明,从苗寨的大景到人物的化妆,从道具的设计到服装色彩的变化,无不体现在整个影片里面。前部分是凝重的以黑灰为主的冷色调,中间由女主角梅香的苗族盛装过渡,后部分则以红绿为主的暖色调。全片基调色彩游离于整部影片,又无时无刻不对故事情节的推进和观众的观看心理产生影响,塑造了情感基调,提升了氛围感染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微电影《寂寨》的演员全部是普通百姓,他们没有专业的功底,有的只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敬重。演员们在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吴正云的扮演者吴正寿本来就是苗族古歌师,他节奏平缓,满含对传统文化消亡的悲观,同时又表现出对传承的执着,随着剧情发展,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带着戏走,在串连故事的同时,把人物性格转变,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是大到主题的延展,都通过没有对手戏的表演完成。菊花、梅香的扮演者则把亲情、孝道、励志无不彰显得淋漓尽致。

  《寂寨》在小细节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导演思维的细腻。影片最开始一个画面到最后结尾画面,都用一个丛林俯拍的镜头,前拉后收,表现了情节的展开和故事叙述的完成。剧情里对人物的心理也没有过多直观的描写,而是巧妙地借用场景和桥段进行衬托,比如菊花对收到各家汇款单的不同表情,梅香出门打工、回家、学古歌、取木匣子的情节。体现导演功力的不仅仅在情节,还有对蒙太奇手法的娴熟运用,例如老人将死之际,几次农村特有的亮瓦出现与古歌老人的脸部特写,恰当地表达了苗族古歌师的现实身体状况和内心情感。还有梅香换苗装、唱苗族古歌的时候回忆阿公送别自己去打工的场景,这些综合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相互烘托,形成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导演的创作意图,激发了观众的联想,启迪了受众的思考。

  如今,利用微电影和电视纪录片来记载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越来越多,作品用丰富的声音、色彩、影像等忠实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发展进程,以及原汁韵味的客观体现,让更多人通过影像,产生发自内心的膜拜感和敬仰感,让外地朋友认识到文化多样化的独特魅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作为一种独特文化,沉淀和融入到更多人的文化生活中。如果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后,摆放到博物馆中,那样的“整理”没有生机,没有光彩,是一种“死”的文化,而微电影和纪录片记录和记载的文化遗产,却是一种活灵活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有灵性,有生机,是“活”的文化。这才是最有效的保护、最有文化灵性的保留。期待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妨借鉴这种保护方式,得到更多有效的继承发展。当然,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就是能让它重新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精神享受,成为无法取代的心灵知音,成为一种文化时尚,成为“快发展”中的慢生活、慢情调。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兄弟河
   第04版:时事·广告
走在春深处
杜鹃花开年年红
兔子
记忆乡愁
薪火相传,《寂寨》不寂
乡恋,在春天里萌长
走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