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奏响就地脱贫最强音
——— 州农委、州发展生产脱贫工程协调办推进发展生产脱贫工程结硕果

  文 / 童光丽  严祖浩  吴宁静   图 / 州农委提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更要看贫困老乡。 

  湘西大山深处的贫困老乡如何脱贫?2016年初,州委、州政府下发了《关于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实施“十项工程”。其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为“五个一批”中的一项,发展生产脱贫工程为“十项工程”的一项。

  2016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州精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州农委、州发展生产脱贫工程协调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湘西自治州精准脱贫“十项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和《湘西自治州精准脱贫“十项工程”单项工程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发展生产脱贫工程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认真履职、紧密协作,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发展生产脱贫工程,扶贫成效突出,奏响了就地脱贫的最强音……

  发展生产脱贫工程带动十七万余人就地脱贫

  熊和均是吉首市双塘镇联兴村的贫困户。如今,他有了自己的新房,孩子如愿上学,家里种植的魔芋创了收,许多的梦想都成为现实,成了自豪的脱贫户。村民们多年来第一次看到熊和均露出开心的笑脸。

  “感谢扶贫干部杨胜前给我的帮助,感谢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熊和均由衷地感激。

  原来,熊和均患有较严重的哮喘病,妻子智力有缺陷,一双儿女因家境贫困差点辍学,贫困成了压在他身上的“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吉首市驻该村扶贫干部杨胜前及工作队到来后,首先帮他解决了小孩读书生活费用,随后又与湘西小背篓助学协会联系,联系爱心人士对一双儿女进行一对一帮扶直到小学毕业。再后来,杨胜前又帮熊和均跑上跑下,解决了建房这个老大难问题。

  发展生产方面,杨胜前更是深入了解,认真分析,为其制定了2016年的发展思路,同时帮他解决全年生产用肥,并为他家提供了可播种1.5亩的魔芋种子与肥料,冬季还给他安排了1.5亩马铃薯及配套肥料,同时负责指导他播种和管理到位。

  今年与熊和均一样收获脱贫喜悦的,还有凤凰县新场镇大坡村的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大坡村野生刺葡萄喜获丰收,全村82户31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贫困村实现摘帽,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6万元,成为产业扶贫的典范,被省扶贫开发办授予“脱贫攻坚示范村”。

  熊和均与大坡村的脱贫在我州并不是个例。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州发展生产脱贫工程预计帮扶实现脱贫17.1万人,完成率达167.65%。该工程51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超额完成47项(占92.16%),为党和人民的精准扶贫事业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2016年,我州投入发展生产脱贫工程资金17.05亿元,其中,投入特色产业开发资金8.93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44亿元,扶贫、财政、发改、国土、农业、水利、交通等园区建设资金3.24亿元,安排财政贴息融资担保1.09亿元,县市整合各类资金2.35亿元;撬动信贷资金122.54亿元、社会资金52.07亿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6年,我州实现农业总产值138.88亿元、增长3.5%,实现增加值83.46亿元、增长3.4%。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41亿元,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13.31万元,其中最高的村达156.3万元。

  “三大”措施精准发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三大”措施强力推进,精准发力。

  

  强化行政推动。以强化组织制度建设、强化督查指导服务“两强化”的行政力量扎实推进发展生产脱贫工程。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加强调研指导;各责任单位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实施;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创建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和办公室工作制度,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协调、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实行分工协作负责制;牵头单位州农委成立领导小组,捆绑责任,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确保工作正常运转。协调小组和州直责任单位切实加强对县市的指导督查工作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任务目标和考核办法狠抓落实。 

  

  

  因地制宜帮扶。各县市作为精准扶贫、脱贫的责任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工作“两坚持”方针,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积极探索精准扶贫、脱贫模式和经验,创造性开展直接、委托、合作、股份等帮扶工作,实现贫困户户户有帮扶产业、有帮扶责任人、有帮扶措施、有帮扶资金的“四有”目标,奠定发展生产脱贫基础。

  

  

  搞好服务指导。以搞好技术服务、技术培训、营销对接、网点建设、宣传引领、示范引导“六搞好”切实加强服务指导工作。全州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079期,开展现场培训或指导2833场次,培训农民31.4万人次。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开展“精准扶贫农村电商”牵线搭桥活动,促成京东、苏宁云商集团、盘古电商、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与州政府签约。特别是州委常委、副州长孙法军着秦装为里耶脐橙代言在苏宁易购全国直播,被人民网、新华网、湖南红网等媒体全网转载,央视七频道致富经、每日农经多次来我州录制特色农产品节目,扩大了我州优质农产品影响。州农委把凤凰县吉信镇满家、三角坪两个贫困村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精准脱贫的样板,积极探索产业精准扶贫、脱贫模式。如驻村工作组帮扶满家村吴永金贫困户流转老橘园20亩、水田6亩发展鸡、鸭、鹅养殖,无偿提供鸡、鸭、鹅种苗500羽,支持发展资金1.2万元,种植优质辣椒3亩,实现年收入6.3万元,纯收入3万元,人均纯收入7500元,一举实现脱贫。

  四种帮扶成精准扶贫成功经验

  2016年全州发展生产脱贫工程硕果满枝,也为我州精准脱贫工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其中,四种合适的扶贫方式尤其值得总结、推广。

  从当前我州的情况看,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主要是劳力少、素质低。我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占农村劳力近70%,留在农村从事特色产业开发的劳动力不多,特别是产业开发所需的强壮劳动力更少;同时,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为老、弱、病、残、障和高龄妇女,受教育程度低,学习掌握技术、经营、管理的能力有限。针对这些实际情况,2016年,我州上下分别采取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合作帮扶、股份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成效十分明显。

  直接帮扶。对有劳动力、有能力、有土地,有发展生产意愿,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对象发展脱贫产业的,给予一定额度资金帮扶。永顺县芙蓉镇落实贫困户人均1000元帮扶资金,发树村民彭南武,家中贫困人口5人,通过人均1000元的帮扶资金,购买猪仔4头、鸡仔20只进行饲养,发展油茶20亩,通过镇驻村干部帮扶,畜牧站工作人员上门指导,猪仔鸡仔长势良好,年底可获利8000元。另外他通过个人申请、村民代表大会评选、村委会审议,被聘为生态转岗护林员,每年可获工资收入10000元。龙山县靛房镇先锋村二组村民王本松,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2014年利用直接帮扶资金6500元和扶持贷款10万元发展生产,目前已繁殖肉牛30余头,生猪8头,山羊近100只,山鸡200余只,种植大棚蔬菜4亩,如今不仅还清了贷款,实现了如期脱贫,还带动了周边部分的贫困户积极发展生产。

  委托帮扶。对无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足、无法转移就业的贫困户,采取经营性委托,将土地等生产要素委托给经营主体统一经营,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古丈县岩头寨镇梓木村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合作社+村支两委+基地+农户”委托帮扶形式,由古丈县金铂农牧专业合作社开展养殖牧业实现增收,李玉平就是其中的贫困户。他一家7人,今年土地流转5亩收入1000元,在合作社劳务收入7000元,种草1亩收入1000元,卖农作物秸秆收入1000元,实现就地增收10000元。同样,吉首市河溪镇河溪社区26户建档立卡户,通过吉首市丰裕隆茶叶专业合作社与该市扶贫办、吉首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建档立卡户签订“四方”协议,把130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全部投放到茶叶专业合作社,可获得不低于3000元分红,同时,还可在合作社就近务工,一年人均参与劳动80天以上,收入5000元以上,部分建档立卡户参与土地流转,按荒山每亩50元,荒地每亩60元的价格,三项收入合计在8000元以上,确保了建档立卡户按时脱贫。

  合作帮扶。支持贫困村组建专业合作社,可将贫困户享受的到户增收补贴、小额贷款等资金进社入股分红。凤凰县新场镇大坡村由党支部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今年,全村葡萄挂果面积525亩,葡萄销售一路看好,前来村里现场采购的人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批发价达到2.5元/斤,销售收入263.5万元;开展林下养殖,投放鹅苗6000只,实现收入28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866.27元,全村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15人实现全部脱贫、摘帽。又如花垣县麻栗场镇新科村以神笔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委托帮扶方式带动85户334人发展黄桃、酥脆枣、石蛙产业,实现村民人均收入2833元。龙德昌便是其中一员,因父母年纪大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他回家发展林下养殖,今年人均收入达1万多元,既照顾了一家老小,又获得比打工更大的收益。

  股份帮扶。鼓励将脱贫对象的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或将贫困户的项目补助资金入股,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对吸纳贫困户入股的企业,各县通过购买收益保证保险等方式,保障贫困户现金股份按不低于银行基准利率的标准享受保底分红。驻保靖县迁陵镇那铁村工作组投入90万元入股国琪猕猴桃种植合作社开发的猕猴桃产业,占20%股份,股份收益的70%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分红,30%作为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起,将有100万元股份收入,其中村集体30万元,贫困户70万元,涉及贫困户人均分红将达1600元。更让人振奋的泸溪县潭溪镇下都村48户216位贫困户以椪柑地自愿折价入股燕子坳专业合作社,财政扶贫资金用于生产资料部分折算成股份(约占10%),平均分摊到社里的每个贫困人口,2016年底,贫困户仅椪柑一项,股份分红可实现3万元以上收入。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时事·广告
奏响就地脱贫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