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边城百姓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24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葫芦中学的那些人与事

  洪贵忠

  祖上世代务农,挥锄在土里刨食儿是本分,不敢奢望家中能走出一个拿笔头子讨生活的后生。有之,则归功于苗区办起了中学———葫芦中学。她原来名叫保靖县第二中学,一所默默无言的山区学校,那是我的母校。

  二十三载回转身,一片感激在心怀。

  1994年6月末7月初,刚参加完中考的我在家一边等候录取消息,一边每天上山砍柴。从县城回来后不久,某一天,村里一位我叫叔叔的葫芦中学工友兴冲冲跑到我家说:“哥儿,学校放榜了,快去看一下,我见你考了个第一名!”

  证实了考试成绩超出录取分数线一大截,我心里有底了,依旧每天上山干活儿,只是盼望着录取通知书早一点拿到手上。约摸过了一个星期,一天上午,太阳火辣辣的,我满脸汗水背一大捆柴还没挨近家门,寨子里就有人讲,二中的校长送录取通知书来了。回到家里,眼见龙利茂校长和教务主任石正清老师坐在堂屋歇凉,和父亲说话。龙校长笑眯眯地说:“我和正清老师刚从县里取通知书回来。祝贺你考上了师范学校,祝贺你跳出了农门!”

  说起龙利茂校长,我们二中的学生都很熟悉,很敬重他,那是一个性格开朗的苗家汉子。他的女儿和我同班,他给我们上过英语课,集会时他经常给我们训话,他亲自带我们一百三十几名毕业生到县城参加初中毕业会考,安排我们在县招待所住宿。但由龙校长亲自上门递送录取通知书,我真的没想到。

  几个乡镇的苗族学生刚进葫芦二中读初中,有的汉话还讲不拢,更甭说要学英语了。但英语又是一门非学好不可的课程,老师辅导学生学业的艰难可想而知。眼见我们稍稍掌握了几个单词,龙校长在课堂上指了指关紧的门板说:Open the door,please!同学们,请打开这扇门。大声重复了几遍,竟还有些同学不知所云,在看到老师不停摇晃的手势后,半阵才学会了这个简简单单的短语。往后,龙校长还会时不时地冒出这句“Open the door,please”,只是不再指向教室的大门,而是指指脑门,抚抚胸口。他在启发苗族学生要打开心扉,放开胆子,大声说英语,日积月累,必能学成。

  有了好老师在前边引路,对于学英语,我从茫然无措、羞于开口到鹦鹉学舌、叽里呱啦,才半个学期就见到了效果。期中考试,全班六十几名学生仅有两位英语成绩上了90分,我是其中的一个。

  呱呱坠地伊始,苗族人就被苗语围拢,一天讲到夜,一生不离口。我的小学时光是在村里的一所片完小度过的,学校老师都是本乡本土的,和学生扯谈满口苗话。因生活的天地小,和外界的接触少,再加上性格使然,我木讷懦弱,对谁都惧怕几分。虽然二中近在咫尺,就在几里外的葫芦寨,但在进去读书之前,印象中我从未到过那里玩耍,甚至连赶场时也没有顺带去过一次。幼时的我认为葫芦二中的那口大钟敲出的声音太响了,我害怕;那些讲汉话的外地老师让人敬而远之,我只会讲苗话。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进去读书以后我才发现,葫芦二中的外地老师不仅绝无一点儿架子,没有瞧不起苗族学生,反而是和颜悦色,对我们呵护有加。在老师的悉心关怀下,我的心智逐渐被打开,从完全封闭渐次走向开放灿烂。

  向正发、王彩云夫妻俩就是其中的两位良师。

  龙利茂校长刚带了半个学期的英语课,就由王彩云老师接替,她教我们直至初中毕业。王老师那时二十几岁,她一休完产假就重返讲台,双颊红晕洇染,宛若两朵淡雅的桃花。

  那时只知道这两位老师都不是吕洞山人,而是保靖的土家族老师。初中二年级时,向老师教我们物理,小两口同带一个班,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现在想起来真是我们苗族学生的福分。向老师从吉首大学物理系毕业,个子小,镇不住课堂的秩序,每当有调皮的学生在下面讲小话,他总会耐心劝其要认真听讲,如果学生任性不从,他也莫奈其何,只是继续讲他的课。学校设备简陋,无从提供学生实验室,向老师因陋就简,竭尽所能,在讲台上详细地给我们演示各种物理实验。有关电路的串联、并联原理,他讲得清清楚楚,电路图板书简练精当,仿佛是从教科书上搬移下来的。

  初三时,我们换了教室,两位老师恰好住在隔壁,就一个单间,加上刚有小孩,里头拥挤得很。寒冬冰天雪地,王老师常叫上我们几个用心读书的同学来家里烤炭火,她则一边忙着哄娃娃,一边给我们讲解英语作业。

  新时期文学“黄金十年”之余韵在葫芦二中影响犹在,这股纯真烂漫的气息是一拨儿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教师带来的,富含启蒙幻想色彩,给未晓世事的苗族学生揭开了一片崭新天地。

  向照坤老师是当中的一位。

  向老师教我们语文。在其门下受业三年,我初步感知了文学的魅力,这让我获益终生。

  印象中向照坤老师牛仔裤不离身,天气转凉时套上的桃领毛线衣,据说是恋人亲手编织的。他的粉笔字秀气流畅,板书完一行总会努起嘴巴吹吹那突起的尾笔屑末,前后逡巡一遍,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生活中的向老师沉默寡言,但在激扬文字、挥洒性情的语文课堂上,他如鱼得水,滔滔而谈,课里课外判若两人。每当带领学生阅读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他的范读声情并茂,宛如春的乐章中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在声声叩击乡村少年的心门。“嗞———嗞———嗞”,粉笔头肆意游动,向老师磁性的声音充塞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课上得那么专注忘我,同学们寂寂无声,沉浸在迷人的情境里。

  学校不时举办征文比赛。读初三时我写了一首小诗,题目是《东方那一轮红日》,不想竟获了奖,奖品是一本汪国真的诗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山里的孩子由此得以领略一种执著进取的昂扬朝气。彼时绞尽脑汁儿挤出长长短短句子三五行,还以为颇有新意,现在看来仍是落入窠臼。但母校的老师却带着欣赏的眼光包容懵懂的孩子,用温暖的诗句鼓励学生向着远方“风雨兼程”。

  初中三年级,一位年轻时尚的女教师教我们政治课,名字叫石红,肤白、近视,身姿婀娜,夏天喜欢着一袭碎花连衣裙。石红老师上课操持一口脆甜的普通话,听她的课,感觉那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都蛮有味儿的。

  一天晚自习,我正在温习功课,石红老师悄悄走到我身旁,小声地说,看你政治学得好好的,其他课程也得努力。说完就递给我一本书,是《初中毕业总复习指导书》。

  我们那届初中生有些半途就卷铺盖回家了。有因为家庭贫困失学的,更多的是因贪玩导致学习跟不上、升学无望而自行辍学的。而我收敛浮性,不必督促,埋头苦读,便让老师们刮目相看,对我倍加爱护。进了毕业班,数学课教师龙显保、生物课教师丁明凡、化学课教师陈新富也将各自的《初中毕业总复习指导书》借给我,让我得以抓住复习备考的线头,助我走出了一条祖辈父辈未曾涉足的新路。

  母校没有繁琐的规矩,对师生皆如此,任其自由发挥。葫芦二中的老师德才兼备,从这所学校考出了很多学生。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建州60周年巡礼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民族团结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边城百姓
   第08版:兄弟河
筚路蓝缕 不忘初心
最好的记忆
葫芦中学的那些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