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文化醉乡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29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乡愁刻在“傩面”里
  梁铁正在精心雕刻创作傩面具。
  吴兴知创作的鸡神傩面具。
  来自洗溪镇芭蕉坪村的村民正在沅水江畔跳傩面舞。

  文\图   李焱华

  每到中元节,就会想起浦市那场别开生面的傩面舞: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古镇,照耀着沅水,那满江瑟瑟的沅水之畔,一群头戴傩面具的村民,在猎猎的傩旗指挥下,伴着锣声,踏着鼓点,鱼贯而入。傩舞跳起来了,古老、粗犷、豪放,让人震撼。

  而那傩面具,有的威武肃穆,有的狰狞凶狠,有的憨态可掬……环顾四围,则被那独有的神秘氛围所笼罩,被那庄重的气氛所浸染。这些舞者,是一帮娘子军,她们来自巴斗山下。

  听着鼓点,看着傩舞,人的思绪便飘得很远很远。

  儿时,我曾见过傩戏表演,也曾经天真地认为村中那位头戴“开山”,手执铜锣,口中念念有词的老者,走村串寨,是为了吓唬小孩,讨点钱米,混口饭吃,特别是老者个子枯瘦、颧骨高耸、脸色铁青,暗地里我们一直以为老人懂巫术、会放蛊,故避而远之,不敢丝毫接近。

  戊子年盛夏,当我走进县非遗办时,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打包那些“鬼脑壳”,他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小心翼翼地工作。那件,不就是当年让我们十分害怕的“开山”吗?

  听工作人员介绍,选送的《驱邪先锋》、《开山莽将》、《马神》、《五谷神》、《傩公傩母》等十件傩面具,都将入选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

  怀着好奇与惊喜,我开始寻找、整理有关傩面具相关资料。“傩”之一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见鬼惊骇,其词曰傩。”《论语》黄侃疏:“曰作傩傩之声,以欧疫鬼也。”从历史典籍中看到,傩,是一种原始的祭祀,准确讲是上古先民创造的一种驱逐疫鬼的原始宗教活动。在商周时期极为盛行,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周礼》。

  而傩面具呢?从古至今,每逢傩事活动,人们戴着各种“面具”,装扮各色神灵,演绎各式活动。久而久之,渐成习惯,形成规矩,人们更是坚信,唯有戴着傩面具祭祀,才能获取各方神灵所赋予的力量。于是,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发展、演化、创新,傩面具逐渐渗透到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

  而家乡泸溪,地处沅水中游,是武陵山脉向雪峰山脉的过渡地带,也是汉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杂居之地。古属荆楚,楚人信巫,由来已久。在浦市一带,中元节的历史十分悠久,每逢节日,当地群众自发组织傩祀祭活动,唱傩戏,跳傩舞,悼念先辈亲朋,祈福风调雨顺。

  穿越其中的沅江,水流平缓,河道深阔。在河运文明时代,依托通江达海优势,交通便利发达,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特别是明清时期,沅水流域商贸十分繁荣,巫傩文化极其兴盛,傩事活动十分频繁,达到“人皆信巫”之地步。这种崇尚巫傩文化之风,逆水而上,到达浦市及其周边地区,也使得弹丸之地的浦市,坐拥72座寺庙道观。于是,“湖南庙乡”之美称,呼之即出,名至实归。

  在浦市,逢年过节或祭祀活动,都要戴“面具”,演傩戏,震慑鬼神。这种巫风傩韵,也随那条可达云贵的古驿道,向兴隆场、白洋溪等一带的大山深处漫延、渗透。

  其实,在巴斗山下,兴隆场(古称四都坪)一带,在解放以前,山高林密,古树参天,原本也是巫傩文化最盛行的地方之一,每年中元节祭祀活动,冬春两季送春牛、唱土地,都需要傩面具。有了需求,就有市场;有了市场,就有人愿意去伐木取料、创作雕琢,换取生活之资。如此往复,几百年下来,这里木雕艺人辈出,雕刻精品纷呈。

  巴斗山下,最为出名的木雕艺人,当是罗一鸣、李楚汉等先生。后来的梁铁和吴兴知系李楚汉先生的衣钵传人。

  1948年出生的梁铁,从小就跟着父亲到处看傩戏,耳濡目染,使他对傩面具有一份特别的情感。成年之后,他师从李楚汉先生,刻苦学艺,深得真传。1992年4月,他在浦市化工总厂施工中,由于操作不慎,导致左眼失明。他身残志坚,很执着、不放弃,坚持创作着傩面具。

  那年秋天,在梁铁工作室里,我看到他创作的傩面具,其造型以写实为基础,大胆运用夸张、想象和变形等手法,作品诡异、凝重。而色彩以冷、暗色调的深棕色、浅绛色、黑色为主色调,大胆采用红、绿、黄、蓝等艳色作为装饰配色,以弯曲而富于变化的线条体现个性。其作品集中刻画了傩神的“恶、煞、狠”的灵性。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近年来作品配有红、黄、黑、白麻线制成的发须,又表现了原始、豪放和粗犷的风格。

  梁铁结合12生肖的故事和传说,创作了12生肖傩面具,还根据儿时看傩堂戏的唱词“园里捞菜冬瓜寨,得堡有个白莲纱”,创作了白莲仙姑和冬瓜童子。

  这些年来,梁铁获奖不少,先后去过北京、台湾、澳门等地参展。他的作品远销海内外,并引起广泛关注。

  壬辰年夏天以来,我多次到浦市古镇探望傩面具雕刻大师刘明生,满面笑容的他,活像一尊弥勒佛。他多才多艺,天分极高,吹拉弹唱,无所不会,也无所不精。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作,他的技艺已炉火纯青,于是大胆创新,把单件作品“组装”成系列作品,其作品古朴厚重,天然典雅,充满神秘感。看到他满室栩栩如生的傩面具,我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总也舍不得放下,那种欢欣久久都无法散去。

  癸巳年春天,我去吉首寻找雕刻大师吴兴知,他是兴隆场人,身有残疾,从小酷爱雕刻技艺。后来,他到吉首发展,专注于傩面具雕刻,作品远销大江南北。那天,在峒河边上,他喝了点酒,脸泛红潮,声音洪亮,说起“傩”,他很激动。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雕刻技巧,到了忘我的境地。

  “吉首就业机会多,为什么还要从事傩面具雕刻?”我不禁插话。他笑着说:“我也知道,有时一件作品出来,好久都卖不出去,一旦卖掉了,我的心里又空落落的,总想用另一件补上。”

  就是这么简单。这或许是别人难以理解的一种情怀,我唯望这种情怀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从梁铁、刘明生、吴兴知等雕刻大师那里,我逐渐了解到泸溪傩面具一些基本知识、特征:在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为主,主要传授面象、开光口诀和制作技艺。其材质,主要以木料为主,每件都必须经历下料、粗坯、雕刻、打磨、上色等多个环节,作品种类繁多,有12生肖、36天罡以及地狱判官、小鬼、牛头马面等等。按功用造型可分为祭祀面具、驱鬼面具、战争面具、开山面具、跳香面具等,并被广泛应用于驱鬼逐疫、傩戏、祭祀等多种民俗活动。作品大多数粗犷、狰狞、怪异、恶猛,庄严、华丽。在色彩上,注意整体效果,浑厚、凝重、大方。

  雕刻傩面具,是一种手工艺术,在高雅文化市场不景气的今天,其销售渠道、空间极其狭小,靠此发家致富是不可能的。可是,梁铁、刘明生、吴兴知等一批雕刻大师为了心中的那种挚爱,那份梦想,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坚守着清贫和寂寞,挥洒着激情和汗水,“雕”而不舍,“刻”而不止,传承着上古先民所崇拜的图腾、创作的“密码”、雕刻的“文化表情”,让乡愁永驻,他们是可敬可佩的人。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建州60周年巡礼
   第04版:时事·综合
   第05版:教体文卫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文化醉乡
   第08版:时事·广告
两个湘西人的传奇
四月,插秧(外一首)
乡愁刻在“傩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