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版:边城百姓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一片丹心护热土
———记花垣县边城国土所所长张小平

  本报通讯员   石绍辉

  12年商海淬炼,他练就了精明强干的营销本领。当生意风生水起之时,他却选择行政之路,成了一名国土守护人。

  17年扎根基层,从耕地保护、守护“金钉子”、保护古城,到国土所建设,他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他就是花垣县国土资源局边城国土所所长张小平。金秋10月,笔者追随他工作足迹,聆听干群们讲述他的护土故事。

  

  一次“糊涂”的选择

  1965年出生于花垣县边城镇的张小平,20岁就开始走南闯北做生意。1997年,他32岁,月均收入达到3000多元。可就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之际,他却不顾亲朋好友反对,参加公务员考试。

  因为乡镇国土资源所缺编严重,还没来得及学习相关知识的张小平,很快就被分配到排料乡国土资源所担任所长,月工资300元。

  分配当天,没人接送,拿着一张行政介绍信,带着两口铁锅,一袋米,一套洗漱用品,转了3次车,张小平总算来到排料乡。那一夜,一种莫名的失落让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选择了就要坚持,退缩就是逃兵”———张小平及时调整心理,很快从懊悔中走出。

  报到的第二天,排料乡乡党委以“他做过生意,有经济头脑”为由,将他分配到经济工作组,要求他为政府抓出10万元地财税收入。

  10万元对贫穷的排料乡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张小平化压力为动力,从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入手。通过调研,他发现:排料乡以坡耕地为主,因为缺水,大量耕地被闲置。

  “种植烟草是发展排料乡经济的一条好路子,不仅可以保护好耕地,使土地不被荒掉,又能使农民增收脱贫。”张小平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肯定。

  彼时,烟草种植对排料乡来说是个新型产业,村民们没技术,既怕种不好,又怕烤不好,投入大,资金是个大难题。张小平一方面想方设法为村民们申请无息贷款,另一方面从外地请来老烟农给村民们当技术指导。

  后顾之忧解决后,当年该乡群众试种了1580亩的烤烟,仅烟叶这项的财税收入就超过20万元。尝到种烟甜头的村民,逐年扩大种植规模,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保护土地的同时,又能引导群众利用土地脱贫致富,他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学习、工作中更加要求上进。在基层一干就是17年。

  

  两次难忘的经历

  17年来,张小平已记不清自己参加过多少次执法,但有两件事让他终生难忘。

  2000年,张小平调任窝勺乡(现在归属花垣镇)国土资源所所长。一个星期六早晨,他在家休假,突然接到举报电话:新寨村刘某兄弟占国道挖屋场。张小平来不及通知同事,穿上制服,拿起执法证就往现场赶。

  半个小时后,他来到新寨村。此时,刘某还在挥镐抡锄挖着公路。张小平跑到他的身前亮出执法证,叫他停下。让张小平意想不到的是,刘某不仅没听劝阻,还挖得更加起劲。

  “一定要制止他,不能任他胡作非为。”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张小平决定抢下刘某手上的工具。

  “咚”———就在张小平把工作证收回衣兜的时候,一块木头重重地打在他的右脑上。一阵发热后,鲜血顺着脑袋流到他的颈上。万幸的是,群众劝阻及时,事态没有进一步扩大。

  作为一名国土管理工作者,在辖区土地资源受到破坏的时候,张小平总能挺身而出。

  2002年7月,国际地层委员会认证:花垣县排碧乡以四新村为中心,东连安刚寨,南接白杨村,西连马鞍村,北至板栗村的范围,是地球上发现的首枚地层年表寒武系“金钉子”,对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可村民们为修建房子,常到那儿挖山采石,屡禁不止。国土局决定派人划地保护起来。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张小平成了领导眼中的最佳人选。

  2010年, 进住排碧乡后,张小平走村入户宣传保护“金钉子”的意义。宣传得到大多数人理解,可也有些人不“买账”。为多赚钱,四新村村民石勇(化名)、石生(化名)兄弟不仅不停产,还买来2台大型采砂机,扩大开采规模。

  无奈之下,张小平牵头组织执法部门把石勇兄弟俩的采砂工具没收。此后一段时间里,石家兄弟常常向张小平索要采砂工具,扬言要报复张小平和国土所工作人员,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们还跑到国土所里威胁恐吓。

  执法部门闻讯后,决定对石家兄弟进行惩治。张小平却觉得村民是因为不懂法才做错事,主动为兄弟俩求情。最终,执法部门对他们进行训诫教育后,网开一面。大家觉得张小平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再也没人动“金钉子”的主意。

  

  “三多三少”感化群众

  近些年,花垣县边城镇旅游业迅速崛起,当地百姓抓住商机陆续致富起来。受经济利益驱使,乱搭乱建、乱扔乱倒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破坏了环境。

  2012年,花垣县委、县政府领导意识到,如果古镇环境遭到破坏,就失去了旅游价值,多年来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必须快速整治。张小平是整治小组成员之一。

  他从说服自己的亲朋好友做起,一家家做思想工作。可直到2013年8月底仍有18户群众占着319国道乱搭乱建。工作组决定对这些违法建筑进行强拆。

  “给我一个星期时间,让我再做他们工作。”  张小平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家逐户上门劝说。一个星期的期限越来越近,总算有一家答应9月4日拆除摊点。

  9月4日早晨,摊主没有食言,自己动手拆除违法建筑。可天公不作美,刚拆掉棚顶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雨。张小平赶紧和同事到现场帮忙。半个小时工作,他和同事都浑身湿透。因为他们援助及时,商品没有丝毫损失。

  “这帮人真实诚,我们不能为难他们!”张小平和同事的举动让周边群众深受感动,第二天天放晴,剩下的17家“钉子户”主动把违法摊点拆掉。

  “人心都是肉长,如果多一些耐心细致,少一点简单粗暴,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些冷漠无情,多一些说服疏导,少一些强制措施,很多问题都可以圆满解决。”这是张小平积累多年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凭着“三多三少”的工作方法,这两年,边城镇未出现因土地而上访的事件,700多亩的旅游通道顺利征收,一个个遗留问题得以解决,一本本土地使用证顺利办结。古镇干净了,河水清澈了。

  10月的清晨,古朴的边城镇仍在酣梦,张小平已经来到清水江边。他走过江边的观光小道,走过两违拆除的房屋,来到刚征收的旅游大通道。阳光冲破云层,洒落到他那滴着汗珠的银发上,闪闪发光……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Tjwa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湘西新闻
   第A03版:湘西新闻
   第A04版:湘西新闻
   第A05版:湘西新闻
   第A06版:湘西新闻
   第A07版:教育导刊
   第A08版:湘西新闻
   第B01版:时事新闻
   第B02版:经济视窗
   第B03版:边城百姓
   第B04版:健康时尚
   第B05版:体育世界
   第B06版:文化醉乡
   第B07版:一周闲情
   第B08版:娱乐天地
一片丹心护热土
人走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