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高飞
首页 > 新闻  > 县市
“多彩”场坪绽新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包伦金   通讯员  严桂贤

晨曦微露,金风送爽。初秋时节,步入永顺县高坪乡场坪村,只见青山环抱,绿水相依,果园成片,五彩缤纷,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个人口2300余人的村庄正上演着史诗般的“山乡巨变”,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文明村镇”。

从生产,到生态,再到生活,场坪村走出了一条产业形态,环境生态,文明样态“三态协同”的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令人艳羡的时代答卷。

思想引领,谱写发展诗篇

在村口的果园中,种植户唐光景正在精心修剪葡萄枝丫,当他诉说一年来的收获时,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提及村里这些年的变化,他感慨多多:“我种葡萄已经20多年了,以前用围栏将果园封得严严实实也总是放心不下,到了半夜还要巡视一遍,而现在不做围栏,也不会有人成心惦记,社会环境好多了。”他说,现在,农用车沿着村道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沟渠引水解决了灌溉的问题,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方便了他发展产业,社会风气的变化让他更加舒心。

乡村风貌的嬗变,来源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场坪村强化村庄设计规划,紧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动农户种植猕猴桃4250亩,葡萄820亩,烟叶400亩,玫瑰、紫荆等观赏花卉80亩,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户外运动等旅游新业态,形成了多种产业并肩发展的格局。

看到村里的喜人变化,在外务工10多年的能人向廷明毅然决然返回家乡,先后成立了云慧水果专业合作社及湘西圣女湖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据他介绍:“后溶生态农庄现在年产值达120万元,全年临时雇工将近400多人。”

生态文明,守护山水画卷

置身圣女湖畔,彩绘民居星罗棋布,亭台楼榭悄然矗立,健身步道环湖萦绕,水中鸥鸟嬉戏觅食,园中鲜花随风摇曳,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绘山水画卷,做生态文章。近年来,场坪村积极“增绿、用绿、活绿、护绿”,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生态底色,筑牢产业发展基础,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生态文明渐入佳境。

“来的游客多了,村民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了,个个成为了村子里的宣传大使。”场坪村后溶生态农庄负责人向妙介绍道。

现在的场坪村大力发展以后溶为核心的生态农庄,在现有基础上改善环境,美化村庄,环绕圣女湖守护如画山水,打造诗意栖居,提升村寨品味。一个生态颜值高、人居环境好、发展有动力的场坪村正阔步走来。

基层治理,塑造文明乡风

来到场坪村村部,宣传展示栏上的展示令人大开眼界:志愿活动有声有色、春节晚会精彩纷呈、“文明家庭”亮点频现……

“近年来,社会风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干部向志文直言不讳,曾经的街坊四邻,闲来无事便打牌消遣;邻里关系紧张,矛盾纠纷频发;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歪风陋习更是让人深恶痛绝。现如今不仅邻里和谐,民风淳朴,精神文化活动也更加多元,跳广场舞、篮球比赛、环湖健身成了乡亲们的日常。

文明乡风的蝶变,是场坪村基层社会治理成风化俗的生动实践。场坪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9支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书香伴成长”“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末梢力量”。

初秋的场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潮。产业引领、生态融合、文明聚力,一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画卷跃然纸上。

作者:包伦金 严桂贤编辑:孙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