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树立以“四有好老师”为价值取向的新时代师德观 2020年09月11日

彭介勇

“四有好老师”是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简称“四有好老师”。

(一)有理想信念,是师德的政治标准,也是好老师的首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说:“正确理想信念是教育书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什么是正确的理想信念呢?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就是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老师必须明了社会主义的真切含义,必须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有人说:“教育的本真是育人,育人的本真是立德树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教育可以使人心灵净化,教育可以使生命伟大。”在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时代,教师尤其要树牢理想信念,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肩上要扛起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备受推崇和尊敬。古时的孔丘生活潦倒落魄几成“丧家之狗”,却因为有坚定的理想和情操而被奉为大成先师与圣人。当今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不幸早逝后,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大家向他学习,学习他心中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见贤思齐焉”,我们要在坚定政治信念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用自己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影响下一代,让他们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有道德情操,是个人品质层面的师德标准

我国历朝历代对老师的德操都看得非常重要。“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师者,人之模范也”“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等等古语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教师必须重师德,讲情操。《礼记》上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更是把师德和教书育人联系在了一起。而新时代的今天讲“立德树人”,可谓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不过,“喻诸德”也好,“立德树人”也好,都要求教师自己得先有德。

师德需要培养也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师德的途径无外乎内外两条。外在的途径暂且不论,内在的修养倒需要格外上心。进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热爱这个职业,就要愿意为这个职业付出心智和精力。作为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既是职业,更是事业,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平台。如果每个教师都有一颗事业心,都有一个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将会自觉地强化师德修养。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工作中碰到一些不如意和挫折,也会以正确的态度、昂扬的斗志对待和处置的,更进一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教师要用自己的良好师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为人师表。

(三)有扎实学识,是知识结构的师德标准,也是为人师的基础性根本性标准

教师的学识结构应该深而博、系统而科学。荀子在他的《致士篇》里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是最耐人寻味的话。他并不是说“博习”不重要,而是说“博习”是教师并不需要经常提及的必备的先决性条件。而韩愈的“授业”“解惑”说更是关乎学识和知识结构。没有知识储备,授业是不可想象的;没有学识,解惑也是不可能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说:“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深刻性就在于他从量的丰富性和质的供给性两方面对教师的学识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相信,每一位教师的心底大约都会有“戚戚焉”的感觉。所谓量的丰富性,是说一潭水与一桶水相比自然是在量上有了极大丰富;所谓质的供给性,是说一桶水没有自我的再生能力,而潭水则不同,潭水的形成一定有一个源头,甚至它的源头可能就在潭里。因为有源头活水的供给,它会永远饱满和鲜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既强调了学识的重要,更启示我们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而要终身学习。当今是知识爆炸性增长期,瞬间性更新期。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是终身学习理念的笃行者。只有终身学习,才可保持潭水的充盈和不竭。

因为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对象相对稳定、工作内容相对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似乎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思考着同样的问题,运用着既定的经验。在老师自己或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相标榜,在他人看来则或是“迂阔而不思改变”的表现。教师是需要终身学习和创新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教学手段日新月异,教学模式创新方兴未艾。

(四)有仁爱之心,是师生关系的师德标准

教师首先面对的是学生,怎么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以什么样的原则去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教育哲学的最高境界。先师孔子就是仁而爱生的典范,《论语》记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又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孔夫子对学生的爱就在字里行间和语气语调里。

有爱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爱人者,人恒爱之”“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无不揭示着这一颠扑不破的教育真谛。在传统教育里,教师拥有着为圣人立言、替圣人传道的无上权利和优越感。如今,这种优越感好像越来越受到严峻挑战,让一些老师很不习惯。尽管这种挑战不一定是坏事情,相反还可能是好事情。因为学生是有个性的,学生的个性应该受到保护,得到尊重,获得包容,社会才可能进步和发展。

仁而爱生,就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学生是成长型的。什么是成长?成长就是一步步脱离自然状态而进入到社会状态而后进入到高级状态的过程。既然在学生身上有那么多的自然属性,没有错误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容错思想。同时,学生不是一个模子造出来的,形象各异,个性鲜明。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只是修正其不合乎社会规范(而不一定是老师个人规范)的东西,而且在方法选用上要疏要导,顺势而为,而不是一味“围追堵截”甚至“格杀勿论”。为人师者其实也应当设身处地,多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对立;多一些仁爱,少一些戾气。这样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教书育人的幸福指数将会大幅提高。

仁而爱生,就不要体罚学生。体罚和惩戒是有截然区别的,它们的区别既表现在度上,也表现在质上。当前,很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在混淆体罚和惩戒的区别,那是他们的事,做教师的应该要理性区分。最近,看到网上一些人在欢呼惩戒教育条例的出台,仿佛惩戒教育条例的出台就能为体罚找到法理上的依据。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合适的。笔者认为,体罚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被允许,惩戒教育条例也不可能让体罚归于合理合法。况且即便惩戒教育,老师的用心也非常重要,即老师是出于什么考虑来惩戒学生的。惩戒教育是平心静气下的行为,至少是一种克制的理性的行为,来不得半点放纵和不管不顾。过犹不及,是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有好老师”,应该成为我们对师德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我们当以此为绳,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而树立新时代的师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