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孙士毅龙山被杀之谜 2022年11月17日

彭承忠

嘉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796年,在湖北省来凤县爆发了白莲教大起义,龙山县的杨子敖等很多人也积极响应。白莲教军以胡正中为首,达十多万人。后来,他们以来凤县土堡、旗鼓寨、谢家营为据点,四处击杀贪官污吏,抢劫土豪劣绅,一度占领了来凤县城,同时还三次围攻龙山县城,但没成功。他们也曾渡过酉水河进攻洗洛、他沙(现召市),虽然中途遭到知县林龙章、乡民王岗锡、晏多略及清军的截击,胡正中被清军以谈判为由骗出在半路遭武艺高超而凶悍的藏兵擒杀,余部随后也被镇压,但他们也打死了不少清军和官吏,仅将领就有杨治宁、诸神保、孙士毅等。

这个孙士毅,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公元1720年出生在浙江仁和(今杭州),一个妥妥的读书人,公元1761年考中进士,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较早知悉军机事务,后在镇压台湾的林爽文、征服安南(今越南)及廓尔喀(今尼泊尔)等大战中,靠谋略和勤谨屡立大功而晋升到清代汉人能达到的最高官职。他死时是兼理四川总督,实是文渊阁大学士、三等男,曾担任过四川总督、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军机大臣、一等谋勇公、戴红宝石顶,其图像被皇帝挂于紫光阁,能获得这些殊荣的在历史上也极少。清廷的军机大臣、大学士在那一时期只七个,他排第四,在汉人中排第一。这么大的官死在龙山,有史以来是第一个。

他是怎么被打死的呢?原来,他从四川带领能打善斗的藏兵到来凤龙山剿杀过白莲教起义。在公元1796年3月24日,他一到来凤的小坳就给白莲教一个下马威,杀死教徒数百人。白莲教打仗靠的是人海战术,本来在这里是筹给养的同时伏击孙士毅的,没想到藏兵的单兵战力太强,加上又被副将樊继祖等从卯洞抄了后路,所以就败逃到旗鼓寨的营中,坚壁清野,以守为攻。孙士毅多次围攻均没有引出教众来,以为白莲教怕了,不敢出来了,便把军营设在来凤与龙山交界的红岩堡,然后用计派人挑衅白莲教:“‘纸糊的来凤,铁打的龙山!’你打得进龙山城,就打得进北京城,打不了龙山城,就死在毛坝坪。”企图引蛇出洞,在其攻坚战中一点一点地耗损其实力。而白莲教的战斗力也确在不断地被削弱,《嘉庆·龙山县志》用一“蹙”再“蹙”来概括白莲教当时的这种颓势。但孙士毅的这个营地与白莲教的旗鼓寨只隔十来里,之间一马平川,他的藏兵虽狠却不太多,万一白莲教来个大兵裹战或精锐夜晚突袭,就难以脱身,极不保险,所以在四月初五他又把他的主营移过酉水河到了大堰坪(现龙山县民安街道大堰坪社区),这样,酉水河成了他的营中河,进可攻,退可守,还有龙山城互为犄角,让白莲教无从下手。由于龙山兵力相对多一些,看到这里三面环水,后靠青山,又有本地勇士晏多略及乡兵把守,春厂坪也有总兵诸神保军相呼应,他们真的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只要等湖广总督福宁带的八万大军一到,即可发起总攻,全歼教徒。白莲教军见到这阵势,还真的拿他没办法,更加萎靡,一而再再而三地败弱,改而进攻黄柏园、关口寨等地向宣恩方向,试图突围。孙士毅发现了这个意图,立即派藏兵追击,与守关的守备周言升两面夹攻。白莲教牺牲一名女性猛将七名旗手及不少士兵,似再次受挫,却再次激励士卒、唱响上次的进攻口号:“去不了李家河,就死守红岩坨。来凤穿城过,龙山打早伙。反得进龙山城,就坐得成紫禁城,反不进龙山城,就死在谢家营!”誓死要从谢家坝过河,并聚集兵力于官渡口一带,伺机总攻。这其实是白莲教的骄兵之计,疑兵之着,分兵之谋,麻痹清军的。但进士出身的孙士毅没有想到这是土里叭唧的白莲教的将计就计,或者是没有想到他正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就在当天夜晚,藏兵睡得格外香甜格外深沉的时候,白莲教调转枪头,剑走偏锋,杨子敖等龙山教民里应外合,让胡正中等大批勇士偷偷绕过红岩堡清兵营,静静地渡过酉水河,向孙士毅的中军帐发起突然猛攻,先头部队直入孙士毅的办公地。一声惊雷,藏兵仓促应战,各自为阵,自顾不暇。孙士毅本来就是个文官,年纪又大,束手被擒,又气又怄,宁死不降,自己瞅准机会撞死在白莲教士兵的刀下。后被成都将军观成率藏兵、勇士晏多略率乡勇及时反击才劫回尸体。可怜经历无数大战、智勇双全的老将,就这么没了。

这么大的官被杀了,影响军心和大局,面子上也过不去,就封锁消息,并记录是由福宁汇报说他是自己害病死的。因为孙士毅七十六岁了,又长途奔袭劳累,加上当地医疗条件和环境卫生条件都不好,也讲得过去。其实,他死后一个多月福宁才到龙山来凤,之前也还无权管四川藏兵的事,是由四川提督兼成都将军观成代孙士毅统兵,所以对来凤龙山两县的官员和老百姓就瞒不得也瞒不住,在公元1818年印《龙山县志》、公元1866年印《来凤县志》,就写孙士毅之死为“节相薨”,即节度围剿部队的丞相。这,对上可以看不到被杀的字眼,对下则解释为“死节之相”,即死于气节的丞相。而在两县的民间则理解为:节相节相,就是被砍成了几节的宰相。到公元1877年又印《龙山县志》时则不说他是“节相”了,只说“薨”;到公元1985年时,对清代的历史可以真实、直白地写了,当时的《龙山文史》及《龙山县志》就纪录“孙士毅慌忙上马应战,被一义军士兵刀斩于马下。清军见主帅丧命,士气大伤,忙龟缩营寨不出,拼死顽守。”2011年出版新的《龙山县志》(1729–2004年的通志)时经过再次核实研审,仍这么记了下来。

(根据《清史稿》《清仁宗实录》《龙山县志》《来凤县志》《湘西州乡土历史教材》《龙山文史》及来凤龙山民间传说综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