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油粑粑:舌尖美味 心间乡愁 2023年12月24日

本报见习记者 黄新媛

“村里打平伙(方言:聚餐),快来晒谷坪吃油粑粑。”12月13日下午,龙山县内溪乡五官村喇宗坡的晒谷坪上,几个妇女端出一盆刚出锅的油粑粑,高声招呼客人。

炸油粑粑并不需要什么重大节日,村民们口头邀约便可。晒谷坪上,大家摆上准备好的油和面,拿出自家菜园里种的香葱,村里的妇女三五个在桌前切菜、调制米浆,六七个在油锅旁围成一圈炸油粑粑,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孩子们抓着比自己手还大的油粑粑在坪上嬉闹玩耍,时不时停下来啃一口,满嘴油乎乎。

油粑粑是湘西常见的特色小吃,通常是将大米、糯米和黄豆加水磨成浆,加上鲜肉、葱、酸菜、豆腐等馅料油炸而成。但喇宗坡的油粑粑独具特色,是用红薯粉和玉米面做浆,油炸后外层有更厚的酥壳,口感更酥脆,内馅却更软糯绵密。包上调过味的肉末、葱和酸菜,一口下去外焦里嫩,香味浓郁。

在湘西各地,油粑粑有不同的名字:吉首和凤凰叫灯盏坨、保靖叫饵糕、永顺叫油香儿粑粑、龙山叫油粑粑……这种小吃鲜少登大雅之堂,却是融进湘西人记忆与血脉里的美味。

刚炸出来的油粑粑最好吃,冒热气的油粑粑虽然在锅边滤网上控过油了,但随着牙齿咬开酥壳,融进内里的少量油脂在口腔散开,馅料的香气随着热气直冲进鼻子,在寒冷的冬天,迎着寒风在路边吃上一口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冷却下来的油粑粑另有妙处,控干油脂,待外壳变干变硬后,整齐码好,用纸包起来放在干燥处,便能保存一个星期。吃粉面或煮菜汤时,拿出几个来,泡在汤里,酥壳浸满汤汁,却未疲软之际,就到了另一个最佳赏味期。一口下去,入口是粉面浓香或者菜汤的清香,而后是油粑粑酥脆,最后混合着馅料香气的豆香。

如今看来,这种油炸面食有些简陋和单调,但正是这简单的“糖油混合物”,却凝聚了乡愁,承载着独属于湘西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