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2月09日

垂钓江河

左超林 摄

谢远平

我的业余爱好有三:钓鱼、下象棋和看书报。其中,我又尤其爱好钓鱼。

记得七岁那年,爷爷引我到大队小学报名发蒙读一年级。学校南面坎下有一口占地2亩的水塘,塘里鲤鱼、草鱼、鲫鱼都有,常有寨里人来垂钓,半天下来,就有半笆篓的收获。看着这些大人的垂钓姿态,特别是那些手板大的肥嘟嘟的鲫鱼,让我羡慕得不得了,心想有一天,我也要像他们那样去钓鱼。这天报完名后,我要爷爷先回,然后一个人驻足塘边看人钓鱼。这一看就如痴如醉,家里人三次喊吃饭,我都未听到,后来还是二弟专程来找我,我才很不情愿地回家。打这时起,我无可救药地迷上了钓鱼。

那时,学校课程少,放学早,又没家庭作业,学业负担轻。因而,一个学期下来,只要一放学,我就到塘边去看人钓鱼。看人钓鱼,成了我童年时代最大的课余爱好。看得久了,我也看出了一些门道,知道了鱼竿、鱼线、鱼钩、鱼饵、浮漂等基本常识,也知道了什么是最佳提竿时机。于是,我就想真真切切地过把瘾,亲手钓钓鱼。

那年寒假,我开始自制鱼竿。当时,既无化学线,也无钓钩,既无浮标,也无现成的钓饵,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确实费了不少心思。我先从我家后园砍了一根拇指大的竹子,将枝丫削干净,除顶尖疙瘩外,其余全部旋光滑,这样捆钓鱼线不易脱。我用纳鞋底的麻绳做钓线;用上鞋底的钢针在煤油灯上烧红,两头锤扁,再用刀将针尖那头斜切使之锋利,并砍出一个倒刺,用力压弯,放在水里冷却后就成了钓钩;浮标就简单多了,切一截六寸左右长的细玉米秆,算好塘水深度,綑在鱼线上就解决了;再在鱼钩上端穿上一个“孔方兄”(小钱),整个鱼竿就制作完毕了。钓饵是能否钩到鱼的关键,屋前屋肥后土里的蚯蚓是万能钓饵;用玉米加水磨糊做成的玉米粑,也是较好的钓饵。有了渔具,我真切地过了一把钓瘾。以至于后来,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就这样在无数次的垂钓中度过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县里参加了工作,但我属半边户,妻子在村里有近4亩责任田。于是,每逢礼拜日,只要单位无事,我就回家帮妻子打理田土,空闲之余,总忘不了在村子附近的水塘去垂钓。当然,我的钓鱼也与时俱进,得到了更新,常常三五钓友相约去较远的地方垂钓。

垂钓的乐趣可谓无穷。2011年10月国庆长假,我们一行携带家属,开5辆私家车赴重庆酉阳乌江龚滩休闲。龚滩乌江水面不宽,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旅游船、机帆船特多,尤其是冲锋舟驶过,浪高米余,拍打两岸,经久不停,钓位难找,鱼也难钓。这天,我只钓得三尾半尺长的白条鱼,每尾重约三两。回程时,一行在酉阳一家老字号鸭馆就晚餐。席间,我赋诗一首:国庆垂钓乌江边,三尾白条算一天;收获多少无所谓,修身养性山水间。众人哈哈大笑,其乐融融。2012年秋,我们一帮钓友赴贵州省松桃县跃进水库垂钓,也是一天一无所获。吃晚饭时,一位钓友忽然感叹“好山好水”,另一位钓友接口说“好无聊”。借助酒兴,接二位钓友的话题,我随口吟诗一首:好山好水好无聊,丝毫不见浮标摇;全神贯注守半天,鱼影也未现一条。大家哈哈大笑,连说好诗好诗,一定要记录在案,写进我们的钓史。如此,虽未钓到鱼,但我们这群钓友仍开开心心度过每一个周末。

最使我难忘的是2006年8月,省里20多位离退休老干部来花垣垂钓。根据当时的现场气氛,我有感而发,写下了一副对联:无谓收获多少,心中有鱼乃垂钓最高境界;且管名次高低,修身养性为参赛终极目标。据说,这批老前辈比赛结束后,不少人掏出笔记本,抄下了这副对联,且有老同志,边抄边说“深刻,这个角色肯定爱钓鱼,不然绝对写不出”。我亦因拟了这副联,在钓友圈出了名,直到现在,我的钓友们都不叫我姓名,而戏称我为“心中有鱼”。

我想,我会一直这么快乐地垂钓下去。

--> 2017-12-09 1 1 团结报 c2388.html 1 垂钓江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