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8年05月16日

陈 俊 杰

【吉首职专数控专业学生实训操作】

【吉首职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下园实习】

【吉首职专学生学成毕业,走向全国】

学生在排练厅练基本功 服装专业学生在实训室学习制衣 家电专业学生在实训室学习编程序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训室练习餐具摆放

【吉首职专学生课间操】

吉首市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吉首职专)真牛,至2004年先后获得了州、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称号,2004年后,获得“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称号;2016年成功入围“湖南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办学至今,即使毕业不包分配,但每年六月不到,学生就被用人单位抢聘一空。

32年来,吉首职专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得益于一个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好班子和一群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好教师。虽然他们年龄、性别不一,籍贯、民族有别,但人生的选择却汇成一句话——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

校长不能选择学校,毅然选择坚守

校长的选拔与任命尽管并非校长个人意愿,然而一旦你走上校长岗位就必须选择坚守。坚守既是一种毅力,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开拓与奉献。

坚守是一种毅力。吉首职专之所以能发展成国家级中职名校,全因为有一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职成教育先进个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湘西州十大杰出校长”——席金强。席校长从事教育工作38年,卸任前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吉首职专校长岗位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曾有过几次诱人的人生选择机会,然而他都一一放弃,如同父母撇不开自己的儿女,他丢不开一手创办起来的学校。面对大中专招生分配制度改革、民办学校招生无序,以至学校招生人数锐减,他仍然不离、不弃、不等、不靠,率领学校一班人东赴福建,南下广州,走企业、访公司、看幼稚园,积极寻找学生就业之路;上北京、下四川,虚心学习他人办学经验,“免费入学”“订单式培养”“校企共建”“联合办学”等一系列招生就业办法应运而生。至2003年秋,他终于率领学校走出了办学举步维艰的低谷,实现了在校生规模的逐年快速递增。2003年在校生人数由上年的430人增长到810人,2004年增长到1537人,2010年后一度增长到近5000人。

现任校长彭越,1986年大学一毕业就在这所学校工作。32年来,他从专业教师、班主任、专业组长、招就处主任、副校长、常务副校长,一步步干起,至2014年底接任校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州金融部门曾先后两次向他抛来橄榄枝,他几经权衡,还是选择了留下,他觉得做中职教育更熟悉、更崇高、更幸福、更快乐。

坚守是一种追求。席金强、彭越、康纲要、蒋厚仲、周平、向加富……这些吉首职专的领导班子成员之所以一个个先后放弃行政、商业、金融行业召唤,全因为他们有一份共同的追求与职教情怀。

1986年学校建校时仅开办学前教育、家电维修两个专业,因无校舍只能先寄居吉首二中共同办学,学生宿舍、琴房、食堂都是石棉瓦平房,校园硬化地只有一个球场,师生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然而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他们对职教的向往与追求。没有排练厅,同学们就将窗台、乒乓球台当把杆压腿练功;没有木地板排练厅,大家就将麻袋铺在球场上练下腰、劈叉;没有画室,老师们就将学生带往郊外写生;学生学习基础不好,校长教师一律责任到人,每人每天负责辅导督促八九名学生的学习与实训过关。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全州职业教育成果汇报展上,学校舞蹈队的舞蹈表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手工作品、美术作品均获全州一等奖。1991-1993年,连续三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全省专业理论课抽考,无论是人均分还是合格率都荣获全省职业学校第一名,一时间“吉首幼师”成了湖南职教的一颗耀眼新星。

坚守是一种开拓。坚守不单是守望,更是一种开拓。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湘西州部门举办的中职学校相继关闭消失,惨痛的教训警醒催促着学校主动出击,寻找新的发展之路。因此当“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劳务输出培训基地”一顶顶桂冠接踵而至时,校领导一班人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只将其看成是一份责任与鞭策,激励着他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迈进。2012年,学校成为湘西州唯一一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单位。

2014年,老校长席金强退休前一直主动与班子成员一道共同学习、考察,研究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具体任务和重点难点,指挥、督促着学校行政班子共同编织出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教学模式、队伍建设、评价模式等七个创新之梦,助推学校再度扬帆远航,以图真正把学校办成“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办学特色的示范”。近四年来,新校长彭越不负众望,带领全校师生紧紧围绕七大改革创新任务,夯实基础,精细管理,着力为吉首职专内涵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不仅使学校201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验收,而且使学校成为湘西州唯一的“湖南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

坚守是一种奉献。如今,走进吉首职专,教学楼、实训楼、男女生宿舍楼一栋接一栋,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塑胶运动场里篮球场依次排列,过道墙上标语、誓词、警句折射出一股浓厚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有谁想到办学之初这里一片荒芜,是席金强带领全校20多名教职工利用寒暑假与周末,铲除校园杂草,清除水塘淤泥,种植树木花草,历时半年,都未领一分报酬补贴。校园地处荒郊无围墙,为确保学生安全,学校所有行政人员全部日夜轮流值班,通宵巡逻,在校领导的感召下,有的女班主任则陪同女生住进学生宿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席金强与彭越等校领导赴广东考察学生就业去向,为节省开支,他们挤火车坐硬座。到深圳看公司,访幼稚园,夏日炎炎住在简陋的私人招待所。近几年为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及省中职卓越校,所有校委会成员都自觉放弃节假日,不计报酬协同各专业组、教研组整理迎检材料,落实相关建设任务。有这样一群一心只为学校发展,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行政领导成员,吉首职专晋升“国示”自然水到渠成。

学校不能如愿选择教师,毅然选择培养

学校需要教师一般只能听命上级派遣,新教师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主动培养,是一所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培养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修炼与福利。

培养是一份责任。2000年以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吉首市政府不断增加学校编制。然而当学校满怀信心随政府有关部门前往长沙及省外各大高校招聘时,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尴尬。学生一听说是湘西州招聘,都嫌穷嫌远,不来应聘。看到长沙等地市招聘台前熙熙攘攘,而自己台前却门可罗雀,校领导个个心里不是滋味,这种尴尬与冷遇催生着他们下决心自己培养教师。

如同父母不嫌自己的孩子相貌乖丑、智商高低,只想尽一切办法将其培养成人一样,校领导们返校后,一是制定详尽的教师队伍培养方案;二是召开学校青年教师的拜师会、阶段培训结业汇报展示会,校领导人人必到;三是外聘专家的敲定,外训教师返校的汇报,校长们每次都必审必听;四是学校各专业组教师组织各种教学竞赛,校领导们期期亲临助阵。正是校领导们的这份热情与关心,推动着吉首职专教师培训如火如荼,促进着全体教师在培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培养是一项工程。为了将教师培养做真做实,学校先后研究制定出《新进教师培养方案》,旨在引领新入职教师三年内成为称职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旨在引领教师一专多能,最少能胜任两门专业课程教学;《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旨在引领合格教师向教学能手升华;《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旨在引领各专业教学能手向专家型教师迁移;《班主任教师培养方案》,旨在引领普通专业教师向育人管理教师转变。每一方案都有相关子方案,有组织者、培训者、评价者,定期实施、定期结业、定期评价、定期反馈。如《新进教师培养方案》首先是给新进教师明确指导教师,双方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各方职责、权限与义务,并批批举行拜师仪式。其次是建立双方考核评价标准,让双方明确培养指向与评价要素。其三是建立拜师学艺跟踪管理制度,由教科室跟踪管理师徒双方职责履行进度与达标状况。其四是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及时记录教师培训工作内容与达标程度,作为教师年度考核与晋级的主要依据。

细节决定成败,周密的培训方案与求实的培训过程使这所年轻的学校现在拥有双师型教师116人,市以上优秀班主任32人,省优秀技能指导教师4人,国家优秀技能指导教师1人,省名师8人,国家名师2人,州专业领军人物8人,省专业领军人物1人等。

培养是一种修炼。详尽周密的培养方案并不能保证培训一帆风顺,每一种培训到一定阶段都会呈现出培训的高原期,培训双方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种烦躁、失望、放弃的心理反应。如同战争中出现僵持阶段,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得战争的主动权。高尚、黄丽萍、向双等教师谈及个人的教学成长经历都说:“要不是当初校长经常给我们鼓劲打气,让我们坚持,我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进步。”

培训既培养了专业,也陶冶了性情,让教师慢慢静下心来,潜心学习、思考、记录、改进、反思、再改进。培训对指导教师也是一种修炼,指导者既要有一份爱心,也要有一份耐心,更要有一份恒心。唐胜翠、吴映晖、李巧云、关洁、舒暖、朱丽芳等骨干教师都是在一批批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在无数堂示范课的磨炼下,既引领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也促进了自己教学技能与特点的日益彰显,真正实现了师徒双方的共赢。

培养是一种福利。吉首职专将教师培养看成是一种福利,并实实在在体现出这份福利的价值。一是教师培养培训分校、市、州、省、国家五级,学校根据教师在校的表现与能力以及专业发展需要,分别将其送往各级培训,培训级别越高,质量越高,收获也越大。二是学校要求教师每五年必须去企业、幼稚园挂职半年,挂职期间教师享受较好福利待遇。三是教师参加省与国家级培训,按国家有关政策享受出差补贴,报销有关费用。正是这一期期、一年年的教师培训推动着教师们的专业发展与职业晋级,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快速提高,并得到了省厅中职专家的高度认可。2012年湖南省组织“十二·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编写,先后共从吉首职专抽调了16名教师参加全省10多种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其中校长彭越、副校长向加富、教师唐胜翠、朱丽芳等人还分别担任丛书的主编或副主编。近年学校教师先后有56人183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级有关报刊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先后有103人次在全国获奖,266人次获全省一、二、三等奖;先后有25名教师获全国、全省优秀指导教师奖。

教师不能选择学生,毅然选择方法

中职生虽是被普高淘汰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仍是父母心中的太阳,是家庭未来脱贫致富的希望。吉首职专的教育实践证明,这些孩子学习上缺乏的不是智商,而是方法。方法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提炼与钥匙。

方法是一种态度。中职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农民的子弟,鉴于环境、家庭劳务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基础都不好。怎样让这样一群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是中职学校首当解决的问题。吉首职专充分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广大教师“蹲下身来看学生,静下心来干事业”,信任、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并视各班保生情况给予不同的班主任工作津贴。

为了让学生逐渐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环境,教师们主动组织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与特长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排练及比赛活动;班主任则组织学生郊外野炊、家庭聚会,为学生过生日,驱散学生他乡的孤独,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学生辍学了,教师立即乘车下县下乡去动员;学生三更半夜得病,教师连夜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通宵看护;学生学习上有困难,教师利用课余饭后个别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态度决定高度,正是教师的这种关爱之情、负责之心,日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重新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希望之灯,使学校迅速发展为湘西州中职学校中办学规模最大,而辍学率最低的学校。

方法是一种科学。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就应寻找规律,是艺术就应寻求方法。怎样学习效率最好,哪种方法实训更佳,是吉首职专全体教师过去、现在与将来不断研究与探索的永恒课题,从最早的导师引领、课前预习到后来的小组合作、分组探究、典型示范,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从放慢学习进度,减少学习难度,增强学习信心,到加强实训操作,激发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习的实践性、针对性与实效性;从编写校本教材,到总结认识规律,帮助学生解决记忆难题,掌握重要技能方法;从创新教学环境,创建仿真实训室到建设“班班通”与3D实训室,引领着教师借助翻转课堂、同步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推动着学校教学现代化的大变革。如今,教师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越来越强,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平台也越来越宽广,“我的未来不是梦”正在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唱响。

方法是一种提炼。为了改变学生过来学习普通话死记硬背的旧方法,教师在教学普通话时,针对湘西zh、ch、sh与z、c、s不分,h与f不辩,前鼻音与后鼻音难判的特点,总结提炼出偏旁类推、记多不记少、记无不记有等几十种方法,将其归类编序收入《普通话培训》校本教材,供学生练习掌握。苗鼓传承无教材,教师们便与近代湘西鼓王一同边打边绘画录像,记下各式要领,编写成校本教材供师生教学与训练使用。根据幼稚园过来小学化倾向突出,活动无教材,且内容方式单一的现状,教师们一同深入到全州各幼儿园广泛调查,收集整理,先后编写出《幼儿园科技活动设计与指导》系列丛书,供学校师生学习使用。同时学校教师还深入土家苗寨向民族大师学习,先后编写出《苗族刺绣》《苗族蜡染》《土家织锦》《打溜子》等民族艺术教材,作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开设。

如今,这些民族文化不仅在学校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扬,而且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办学特色。学生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业规划设计中,凭着鲜明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使他们先后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中职教育各种大赛中多次为学校赢得了盛誉,其中2011-2012年连续两年荣获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一等奖,令省厅领导及全省同行不得不对湘西职教刮目相看。

方法是一串钥匙。过去,由于教师缺乏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成天拿着书本,越学越犯困。如今伴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与教师教学方法日趋科学多变,学生面对实物越学越有劲。经常下课好久了,学生还缠着教师不肯走,让教师看他(她)这样操作行不行,那样编序好不好。数控5班的王忠波,初中毕业时因只考580分而转上职校。入学初他成天闷闷不乐,班主任知道后经常与他谈话,鼓励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慢慢地王忠波振作起来,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到数控学习上,周末经常一个人在实训室练习机床操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后他被学校与省商务厅派往新加坡工作,如今年薪高达20多万元。

学前教育专业大专1班的吴龙涛,因父母离异,一度自暴自异,班主任了解他的内心苦恼后,经常约他谈话,告诉他父母离异是父母的事,自己不能因此而放弃个人的人生追求。在班主任的关心与帮助下,吴龙涛日渐平静振作起来,还竞选当上了班长,在他的引领下,学前教育大专1班成为全校的优秀班级之一。

正是老师们的这种正确引导,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很高水平,近年学生的文化合格证、专业合格证、职业资格证、普通话过级证(限学前教育专业)、学校毕业证获取率均达98%以上,学生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90%以上,位列全州乃至全省中职学校的前茅。

三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培养与探索,使湘西21000多个“丑小鸭”长成了“白天鹅”,为湘西州一万多户农村贫困家庭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门。从这里走出的学生,既有大中专院校的教授、讲师,也有企业的高管、设计师,还有内地沿海各类幼稚园的园长、董事长,其中还不乏漂洋过海,在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高校、企业占居一席之地的精英,吉首职专已逐渐成为四省市边区人民最满意的一所中职名校。

三十二年的文化传承、梦想不朽。如今,一幅崭新的发展蓝图正在徐徐拉开,吉首市委、市政府已在乾州高铁新城征地800亩,拟投资6亿元,按照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要求,以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特色项目建设为依托,以现代师徒制为抓手,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吉首职专打造成四省市边区最大最好的中职学校,以便更好地助推湘西人民脱贫致富。

--> 2018-05-16 1 1 团结报 c11148.html 1 陈 俊 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