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0年12月24日

在脱贫攻坚一线磨砺成长

—— 记省民政厅驻泸溪县武溪镇红岩村扶贫工作队员李德辉

唐正海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扶贫是一项特别能磨意志、炼人格、砥砺品性、长本领的工作。三年驻村扶贫,常态化的“5+2”和“白+黑”的工作,时常一天下来累到只想和衣而睡,但辛勤付出换来的村美民富,尤其是与村民相遇、相识、相知、相亲的点点滴滴,让我时时感动。三年时间不算长,却是我成长轨迹中最精彩的舞台。三年里,我体会到了基层干部辛劳,更加深了对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意义的理解。”谈及3年驻村扶贫,李德辉深有感触地说。

2018年,省民政厅新一轮脱贫攻坚驻村扶贫工作启动,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80后的李德辉主动提出申请驻泸溪县武溪镇红岩村。驻村伊始李德辉便沉到村里,走村串寨与村民谈心察民意。

红岩村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基础条件差,支柱产业缺乏,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加上是少数民族聚居村,村民观念落后,村情民情复杂,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不到一个月时间,李德辉遍访了全村的家家户户,摸透了村情,更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

驻村扶贫伊始的一次走访,李德辉碰到一位正愁眉苦脸、心事重重的老人,经过反复开导老人才道出缘由。原来,最近有许多外地号码一直不停给老人打电话催还借款,老人一直以没借过钱拒绝,但对方不依不饶还威胁相逼。谈话间催债电话又响起,李德辉立即接过手机询问,原来是老人的儿子可能借了网贷。于是让老人尽快和儿子联系向公安机关报警,并详细解读了正规贷款与网上高利贷区别以及处理办法,老人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把民生放在心上,沉到百姓中,洞悉百姓情,落实好惠民政策,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了群众中,是李德辉驻村扶贫始终如一的坚持。

在一次与队长江晓军走访村民时,遇到一小孩正哭哭啼啼在奶奶的监督下写作业,李德辉赶紧劝导,并耐心指导小孩作业。其实小孩很聪慧,但家庭环境影响却不善言辞拘谨腼腆。通过拉家常了解到,因家庭贫困,小孩5周岁时母亲便离家出走再无联系。在村里,像这种情况的家庭还有很多。为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行, 经过工作队努力,引进了社会组织、社工和爱心人士帮助,给这些留守儿童送来了关爱和温暖。

把村民的事放在心上,这也让李德辉和工作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遇到困难和问题,村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驻村工作队,寻求工作队的帮助。

今年3月的一个晚上,李德辉正在村部加班,村民李生自打来电话称自己的孙女玩耍时不小心头和脚严重受伤。因为是夜晚,加上村子又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接到电话,李德辉马上请示,与同事立刻驱车将小孩送到县城的医院治疗。幸亏及时,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不少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躺在精准扶贫政策红利中不思进取,也是脱贫攻坚最大的阻力。帮助树立村民脱贫致富信心,李德辉注重以宣教释疑、宣教引路。

2018年夏天,村里新修一条通寨公路。动工之前,本已与村民李某签订好占用土地的补偿协议,但工程正式动工时李某反悔阻工。当时,工作队两位队长正在县里参加会议。李德辉闻讯与村组干部火速赶往现场,了解得知,因为没评上贫困户和低保户,李某对村组干部有意见,带着误解与偏见阻工。保持镇定,交谈安抚,耐心劝导,稳定了李某情绪。之后,李德辉还与镇村干部一道多次上门,心贴心解读政策释惑,动之以情宣讲脱贫致富典型扶志,不仅消除了误解与偏见,还树立起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今年,凭着勤劳肯干、热心公益,李某被村民推选为全村的“红岩好人--劳动标兵”。

几年来,工作队还通过建立村民议事微信群、开办“讲习所”、举办“红岩好人”等系列活动,以身边的人教育村民,用身边的典型带动村民,带出了村民“我要加油”、“我要脱贫”、“我要致富”的良好转变。点点滴滴也让李德辉深深感受到,干好工作,方式方法更重要。

尊重群众意愿,科学规划“农旅融合、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三个产业区,各有侧重发展,如今的红岩村,稻花鱼、黄桃、佤香米、脐橙、椪柑与乡村旅游齐头并进。2019年底,红岩村贫困发生率从32.94%降至0.66%,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7年3260元增长到2019年的8719元,增长167.49%。

3年驻村扶贫,在与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朝夕相处里,在与干群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中,李德辉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 2020-12-24 —— 记省民政厅驻泸溪县武溪镇红岩村扶贫工作队员李德辉 1 1 团结报 c63285.html 1 在脱贫攻坚一线磨砺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