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01月01日

民生责任记心间

——泸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驻黑塘村扶贫工作小记

本报通讯员 张文谨 本报记者 孙云合

黑塘村,是泸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对口帮扶村。驻村扶贫以来,泸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切实增强帮扶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他们把帮扶村当家乡,视困难群众如亲人,谱写出了一曲真情相拥、精彩感人的帮扶乐章。

绘制一幅精准扶贫的发展蓝图

武溪镇黑塘村共6个村民小组、472户1821人,有建档立卡户189户671人,贫困发生率为36.96%,贫困基数大,脱贫任务重。作为对口帮扶的后盾单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家底”,找准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

交通条件差、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支撑缺乏、贫困人口较多……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黑塘村的优势?这是黑塘村面临的现实问题。

很快,泸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就召开了帮扶协调工作会议,结合黑塘村的村情、综合调研情况,对黑塘村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做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在经过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后,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黑塘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个“扶贫工作五年规划”,明确了六大帮助重点,即农网改造、通村公路、人畜饮水、基层组织建设、产业振兴、村集体经济。由此,一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产业支撑逐步建立”的脱贫致富模式渐成雏形。

铺就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思路明确了,黑塘村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就更足了。但扶贫的关键重在如何实施。为此,泸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确定了“三步走”扶贫举措。

——筹资引项解困境。5年来,先后为黑塘村争取到了党群中心建设、公路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产业发展等多个项目以及相应的建设资金,解决了黑塘村缺项目、缺资金的发展困境。

——扎根基层扶真贫。为切实把扶贫工作做到田间地头,泸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安排了扶贫专项经费,并派驻了3名科级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深入黑塘村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对接扶贫项目。5年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贫困户解决“一不愁两超过三保障”问题300余件,189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同时,扶贫工作队狠抓集体经济建设,引进迷迭香产业、蔬菜基地等前景可观的项目,把“输血”变“造血”,增强了脱贫内生动力真扶贫。

——帮困助穷送温暖。泸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与村里的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他们把贫困户当作亲人,积极走访慰问,大力宣传扶贫惠民好政策,商讨脱贫致富好点子,开展消费扶贫助增收,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多方协调脱贫工作。

建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美丽家园

一年又一年,在泸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大力扶贫下,黑塘村发生了 喜人变化。

曾经摇摇欲坠的村部楼,如今换成了窗明几净的党群服务中心;十多年泥泞的村道修通了、硬化了,村里最贫穷、最偏远的寨子通上了公路,农户们笑眯眯地开着小货车把家里种的农产品运到了市场上,换成了红彤彤的钞票;人畜饮水工程通达村寨每个角落,村里住得最高、最偏的村民家门口都打上了水井、安上了水泵,永远告别了肩挑背扛的用水历史;休闲农庄、特色葡萄产业园、千亩迷迭香示范园成了黑塘村最响亮的产业品牌,万亩脐橙标准园正火热建设中;产业发展也逐步走出了自己的模式,柑橘、葡萄、迷迭香等产业为黑塘村的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村集体经济遍地开花,新开的迷迭香基地和蔬菜基地,将大大夯实黑塘基层组织建设……黑塘村正展现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卷。

如今,村民们感叹最多的就是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路修通了,水电进家了,产业搞起来了,村里的新楼房、小汽车也越来越多了……”

--> 2021-01-01 ——泸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驻黑塘村扶贫工作小记 1 1 团结报 c63700.html 1 民生责任记心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