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11月09日

泰山拜读的三重境界

—— 读杨胜国《拜读泰山》

彭介勇

杨胜国先生说他拜读泰山起念于“高中时,读到李健吾先生《雨中登泰山》精彩描述”,而梦圆于2019年。照此推断,他刊发于10月29日《团结报》“兄弟河”的散文作品《拜读泰山》,是经过了许多年的沉淀而成的。难怪,阅读《拜读泰山》,就会让我想到禅宗的三重境界说。

据传著名禅师青原行思曾说“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不知道杨胜国先生是否受到过青原禅师的启发,不过,笔者可以肯定的是《拜读泰山》也体现出认识泰山的三重境界,即“泰山就是山”、“泰山不是山”、“泰山还是山”,而达成精神的最终彻悟。

的确,要领略泰山的景观、文化和精神是需要参禅一般的拜读意念的,而要把自己禅意般的领略用3000字左右的不长篇幅表现出来,则更需要参禅一般的冥思苦想和精心结撰。

《拜读泰山》三个小标题的拟就举重若轻,杨胜国先生借此完成了自己对泰山的虔诚拜读。“泰山就是山”是第一个小标题,作者看到的泰山是作为山的自然存在和景观。泰山的地理位置与面积,泰山的7000多级台阶与最险处十八盘,泰山石的与众不同,泰山的植物与鸟类,泰山的山泉与河溪……作者虽一一道来而又要言不烦,特别是数据的列举和史料的援引客观地还原出作为“山”的泰山的本原性和自然性,让我们看到了一座真实的山的实体。“就是”二字是作者肯定而略显执着的认定,强调泰山这一存在体的自然属性。然而,作为“黄河流域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泰山,拜读仅止于此,显然是不合适的。第二个小标题“泰山不是山”是一种逆挽,它仿佛轻松地“否定”第一重境界里泰山的山的实体存在。作者告诉我们:“登泰山最入眼的并非壮观的自然景象,而是异彩纷呈的泰山石刻。”“泰山石刻”与泰山诗词歌赋、历代帝王的封禅、占主导地位的道教、大汶口文化、东夷殷商文化、齐鲁文化等等一样是泰山文化的象征,也是文化泰山的构成元素。由自然泰山到文化泰山,作者对泰山的认识深入到了第二重境界,体现出由表入里的思维建构和哲学抽绎。而作者并不就此满足,他需要进一步提升以认识到泰山精神或者精神泰山。第三个小标题“泰山还是山”的“还是”二字显示出作者确认的反复性和思辨性,在反复和思辨中完成对第一、二重认识境界的最后登高。这时候的泰山已经不只是自然泰山或文化泰山,而“是一座精神高地”即精神泰山,达到了认识的第三重境界。在作者的眼里,“泰山拔地通天的巍然雄姿,激发了人们攀登向上的渴求,促使人们战胜困难、努力进取、自强不息”、“泰山给人以凝重、稳重的视角感受,已然成为高尚人格的象征和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尺”、“泰山包含万物、博大虚怀”、“岱顶观日……是人们追求光明的集中体现”,等等,无不完成着精神的峻拔和超越,从而获得哲学和社会学多方面的理性认同。

《拜读泰山》的三个小标题既是作者理性认识的过程彰显,也是行文结构的清晰呈现,让读者循着这样的路径一路攀升而到达精神泰山的高地。也许有读者会说,禅宗的三重境界是递进的,而《拜读泰山》的三重境界就一定或者只是递进的吗?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拜读泰山》的三重境界除了纵向的递进性外,还有横向的互补性。也就是说,对泰山的拜读只有横向和纵向都达到了这三重境界,才算得上全面而深刻。由此可见,杨胜国先生的认识是全面而深刻的。

谈到认识,难免过于理性。而好的散文应该是情理兼容的。与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徐志摩先生的《泰山日出》比较起来,《拜读泰山》很少有多样的景物描写和细节表现,显得理性而冷静,情感也不那么直接和奔流。不过,《拜读泰山》的感情形态原本就深沉、厚重,需要细细品读才能感觉得到,而一旦被感觉到,就会余香满口,回味无穷。这也正是我反复阅读《拜读泰山》并愿意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拿出来分享的重要原因。杨胜国先生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作者,他曾无法忘记岁月深处为家庭负重前行的那头“牛”(《岁月深处那头牛》),也曾为亁城那朵莲而留恋不已(《最爱亁城那朵莲》),更为袁隆平院士那一粒好种子而深情歌唱(《一粒好种子》),等等都是明证。情感在他的散文和诗词里就像一条平静而深邃的河,既净化着自己,也感动着读者。其实,《拜读泰山》的“拜读”二字有文化,有精神,更有厚实的情感。拜就是顶礼膜拜,饱含着尊敬和爱戴。尊敬和爱戴是深藏在心底而非表面化浅薄化的情感。作者开头即真诚地告诉读者“高中时”他“就对泰山神往不已”,“2019年终于圆了泰山梦”,积攒和沉淀了许多年的情感,自然也得像山一样厚重,有时候甚至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不能不找出情感的附着物和倾泄口。作者写到:“南天门下那段路,陡峭垂直似天梯,手脚并用往上爬,累得一身热汗,停顿回头往下看,又惊出浑身冷汗。”“热汗”和“冷汗”对举对应、交替交织,似有艰深而滞重的情感在笔底缓慢流出,给人以深度的撞击和强烈的震荡。

与深沉而厚重的情感形态相匹配的是凝练而典雅的语言。总体上看,《拜读泰山》多用陈述性长句。陈述性长句擅长表达丰富、凝重的情感。“泰山风景以雄奇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雾绕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这是我随手拈来的一个句子。作者用这个句子为泰山风景画像,让读者在也许并不细腻的景物描写里感受到泰山的山势形体、苍松巨石、云烟雾绕的外在景象和雄浑明丽、静穆神奇的内质特征,从而体验到作者积淀在其中的深邃情感。再如“西汉文学家韩婴的‘泰山不让砾石’,清朝郑世元的‘泰山不自高,因丘垤以形’,元代徐世隆的‘泰山元不让微尘’等等,都高度礼赞了泰山包含万物、博大虚怀的精神”、“特别是泰山挑山工那种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等等句子,不必一一列举和分析。同时,《拜读泰山》句式的对偶性也艺术地强化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文本里除了引用古诗词而出现的大量对偶句外,作者自制的对偶也并不少见。如“红比鸡血,绿如新叶”、“画面奇妙无比,色彩鲜艳夺目”、“随处可见松鼠上蹿下跳,随时可闻鸟雀婉转啼鸣”等等,都让我们淋漓尽致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悦和赞美。

杨胜国先生的诗词文章是耐读的,因为他是一位具有丰赡情感并善于思考且追求境界的作者。散文《拜读泰山》不过是其又一个典型证明。

--> 2021-11-09 —— 读杨胜国《拜读泰山》 1 1 团结报 c79456.html 1 泰山拜读的三重境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