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11月17日

张 祥 阿菩山的“卖油郎”

张祥(右)向顾客介绍油茶产品。 石 健 摄

相关视频请扫二维码

本报全媒体记者 方 荣 石 流

11月12日,古丈县坪坝镇曹家村满山白皑皑的油茶花如繁星般洒落在群山间,好似给小山村裹上了一层薄雪,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不胜收。

这片在百度地图上叫阿菩山的山脉,也是张祥自费注册的商标名。“阿菩”在苗语中是“爷爷”的意思。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张祥对故乡最深的记忆就是那漫山遍野的山茶树,以及小时候和爷爷在山里摘油茶果的画面。

张祥,古丈县坪坝秀宝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34岁的他个头不高,一张娃娃脸,一笑还露出两个酒窝。年纪不大,头脑灵活,有想法,有干劲,当选全州十大优秀创业青年、湖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获评“湖南省劳动模范”,并担任湖南省农技协油茶专委会副主任。

因为家境贫困,2003年,16岁的张祥不得不离家外出打工,在浙江温州从事皮鞋加工。2014年,张祥返乡开始创业,成立红旺鞋业湘西代理商并加入吉首市创业者协会。从卖鞋到卖油,源于爷爷的一次委托。

2016年10月,爷爷给张祥打了一个电话,问他可不可以想办法把家里自产的茶油卖出去。张祥顺手发了一条朋友圈,当即就有一位益阳的老板感兴趣,成交价还高出当地的行情不少。乡亲们知道后,纷纷找到他帮忙。凭借多年来闯荡的干劲和积累的人脉,当年,张祥成功销售茶油8000斤,帮了乡亲们。

这件事给了张祥很大的触动,山里人司空见惯的东西到了外地人的眼里咋就成了稀罕的宝贝,而当他正琢磨着时,当地政府也找到了他,欣逢精准扶贫伟大时代,双方一拍即合,张祥决定转型,投身油茶产业。2017年,他联合了5户村民成立了古丈坪坝秀宝油茶专业合作社,任理事长。2018年,成立阿菩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把大山里的山茶油、菜籽油、大米等宝贝“秀”出去。

湘西州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生态良好,油茶生产历史悠久。古丈县更是林业之乡,现有山茶林16.5万亩,光曹家村就有着12000多亩600多年的古茶树。合作社依托曹家村万亩野生山茶油优质资源并以其为核心,扩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吸纳周边山茶油为订单,扩大新品种连片开发,初步形成油茶鲜果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立农户土地入股、劳务用工、保底收购3个方面增收机制,订单基地面积达2.4万余亩。带动古丈、永顺、泸溪、吉首等地2000多户油茶农户增收,其中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81户如期脱贫,发挥了精准扶贫致富当家产业的支撑作用。

如今,湘西野生油茶在张祥的带领和州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从最初收购老百姓家中茶油的“小打小闹”,到现在年产200吨国家一级山茶油的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就业增收、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

小小油茶果,全身都是宝。油茶籽压榨出来的山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初榨后的茶饼可用于日化,洗碗、洗菜、洗水果等;茶粕则是很好的有机肥,油茶基地可开发乡村旅游。

当天的阿菩山热闹非凡,前后共来了5波客人。有吉首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在这里研学,有州摄影家协会的会员来拍摄古茶树,两个抖音团队在拍摄素材,还有慕名而来的长沙客人洽谈业务。

碾房里,一个抖音团队直奔古法榨油。只见,电机将放在石槽内的茶籽碾碎,放入甑子蒸熟后取出,用稻草包成茶饼,放入榨床中,两个人则扶起一根吊在房梁上的木头,用力地朝卡住茶饼的钎头撞击。每撞击一下,茶饼就紧一下,茶油也就慢慢一滴一滴地流出。

“古法榨油只是为了展示原汁原味的老工艺,这种费时费力的传统工艺已经慢慢消失,依然能够使用得不多,但是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而言是需要传承下去,不能在我们这代断层。”谈起在阿菩山重建古法榨油坊的初衷,张祥说,“想让来这里的客人亲自体验这种承传了2000多年的原始榨油工艺”。

“网红”刘舒宜则在现场直播起了茶枯粉洗发。山茶养发历史悠久,在古代没有洗发水的年代,南方农村人就用茶枯洗头。洗后头发乌黑浓密,顺滑如丝绸。

“小时候,我的母亲和姐姐都是用茶枯洗头。”张祥说,由此,他又看到了新商机。今年他投入资金启动茶枯粉生产线,仅2个车间带动了10多户异地搬迁户和10多位残疾人就业。如今,其生产的茶枯粉主要在线上销售,每天成交数百单,通过网络发往全国各地。

“100斤茶油可以培养出一个小学生,400斤茶油可以培养出一个高中生,1000斤可以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我希望乡亲们能过上如油茶花蜜一样的生活。”远眺阿菩山,满山的油茶花星星点点,张祥的眼中亦灿若星辰。

--> 2022-11-17 1 1 团结报 c100681.html 1 张 祥 阿菩山的“卖油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