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边城百姓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26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我该怎么感谢您

  王美蓉

  我一直想写一写自己的父亲,却久久不敢动笔,我怕自己笨拙的笔写不出“父亲”的厚重意义,可又有什么形式能比从心底流出的文字能更好地表达我的感情呢?

  

  一

  我对年轻时的父亲的印象,虽然仅仅只是来自于爷爷零星的话语或者母亲无意的唠叨,但却无法忘记。1982年夏天,接近高考,爷爷去给父亲送伙食,所谓的伙食就是一尼龙口袋红苕,外加一公斤苞谷。爷爷一到学校,发现别人都上课去了,父亲却和几个人在走廊打架,结果自然是被严厉的爷爷一顿狠揍。命运就在那个夏天,以难掩躁动和苦闷的笔调,书写了一个年轻人学生时代故事的结局:聪明顽皮的父亲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

  在农村,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的头等大事自然就是娶亲成家,自立门户。人生的转折让曾经玩世不恭的父亲开始成熟,他勇敢地接受了接下来命运安排给他的一切。父亲有七姊妹,在还没有解决温饱的年代,爷爷奶奶能把七姊妹养大成人已属不易,除了50公斤苞谷,再没有一颗多余的粮食和一根多余的檩子分给父亲作为自立门户独自生活的基础,更别说钱了。父亲靠着一身使不完的力气,将深山里砍倒的树从那头坡脚扛上坡顶,再下到这头坡脚,大的用斧头去皮成梁柱,小的用锯子锯成板壁,再到寨前凹坨里踩泥、打模、烧瓦,像燕子一样,一点一点衔回来树枝和泥巴,垒成了一个可以躲避风雨的窝。不久,父亲把母亲和她所有的嫁妆也就是两床棉被迎娶了回来,窝就变成了家。

  添丁加口,温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父亲经常四五点钟就起床,扛着挖锄和柴刀到对面山坳里挖荒开田,无数次披着冷月的清辉,踩着凌晨冰凉的霜露来来回回,一分瘦田开成了。因为是依山开出的新田,锋利的碎石非常多,父亲犁田的脚板,被划出了深深浅浅的伤口,但没有一回误过插秧的时节。依山开出的新田,总是缺水,父亲开沟引水,有雨水的日子就一宿一宿地蹲在田边守水,以防别人偷水(把你家开的沟渠堵上,把水引到他家田里去),因为父亲无数个日夜的守护,我们家的那一分瘦田,从没薄收过。

  

  二

  我们一家四口摆脱贫穷,应该是从种烟叶开始,那时我六七岁,弟弟三四岁,已经可以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有样学样地去做一些并不复杂的事情。

  分家的时候父亲只分到一分土,他就把已迁进城里的两位舅公家的土一并租种上,我不知道具体的数字,只晓得站在高处的山坡垭口边一望一大片一大片都是父亲种的烟叶。没有钱买肥料,父亲就一挑一挑地挑自家粪坑的人畜粪便,倒进那块贫瘠的土地,为了多挑一些,父亲做了一副只有他才挑得动的大粪桶,走在陡峭的石头小路上,稳稳当当,扁担随着步子的移动有节奏地上下晃动,让跟在身后的我,完全忘了粪便的臭味。

  土肥了,烟叶开始发了疯似的猛长,父亲干起活来更有劲儿了,一家人给烟叶除草、施肥、摘烂叶,打顶芽,我和弟弟小心翼翼地在密密麻麻的行沟里穿梭,生怕弄断了脆生生的金子般的叶子。叶子太肥大了,总是避免不了弄断,总怕被父亲发现了挨骂,我们就把弄断的烟叶悄悄藏进了草蓬里,却仍然害怕父亲发现断痕而胆战心惊。  

  无数个星辰月夜的劳作,烟叶终于可以剥回家了。白天剥烟叶,晚上就着灯光按颜色的深浅分等分级把烟叶系在两米左右的烤烟棍上,系完后,将最黄的挂进烤房最下面一层,按颜色的深浅依次往上挂,在烤房的余温中卸下一炕考好的烟叶再接着装上一炕生烟叶差不多要两小时,上完炕走出来,父亲真真是汗流浃背。

  烤烟是个技术活,那时还没有电烤房,温度、火候、排湿、排温都靠人工掌握,晚上加一炉大火可以顶三四个小时,可父亲从不那样做,晚上起得勤,该加煤的加煤,该踏实的踏实,该开天窗散热的时候就爬到顶层开天窗散热,一切,都掌握得恰到好处。

  侍弄烤烟是个工序繁杂且辛苦的活儿,可在种植烤烟的那些年里,我们一家人却从不觉得累。年年,父亲种的烟叶都能卖上最好的价钱。看着烤好的堆成小山似的金灿灿的烟叶,闻着它散发出的氤氲香气,像是闻到了希望的味道,闻到了美好明天的气息,一家人的心情开心无比。

  农闲季节,父亲做起了小买卖,在农村,三十六行能做的,他几乎都做过了。父亲用他的勤劳和坚韧,将一个一无所有的家变得丰盈,美满。

  

  三

  父亲对我人生的影响,除了最重要的身教之外,还有言传。父亲在教育我的时候惜字如金,却也一字千金。

  读中学的时候,父亲无意中在我的书箱里翻出了一封信,一个在小学关系要好的小女孩给我写的信,大概是叙述了一番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深,关键是她还有一个男孩子一样的名字,问题就出在信尾的落款上了。因为这我收到了父亲的一封手信,内容大致就是以学业为重,女孩要懂得自尊自重等等。虽然父亲推断出了一个不存在的事实,但我还是记住了他的教诲,特别是信末那句“好鼓不用重锤敲”。是的,好鼓不用重锤敲。

  大学毕业那年,我准备去深圳打工。父亲没有阻拦我,也许他知道,要想为女儿在家乡谋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确实超出他的能力之外了。临走,父亲只说了一句“在外面,什么都要靠自己努力”。因为父亲的这句话,我一直努力做到脚踏实地,不随波逐流。

  26岁,我领回一小子,看不出父亲有多高兴,只讲人品好肯上进就行。结婚的时候,父亲只说了7个字“婚姻要用心经营”。其实我知道,他是想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诉我:婚姻,需要包容与理解,需要牺牲与付出。父亲的七字箴言一直是我婚姻生活的一盏明灯,照着婚姻的小船缱绻前行。

  去年,我转了工作岗位。无数人给我算过一笔经济账,各种津贴、职称工资等,少了不小一笔收入,当十个有九个都在质疑我的选择的时候,我也困惑过,我求助于父亲,他只告诉我一句话: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关键是要把事情做好!父亲的话不多,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父亲没读过大学,不喜欢长篇大论地发表一些大道理,但多年的言传身教却让我终生受益。这何止简单的“谢谢”两个字所能表达。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建州60周年巡礼
   第04版:民族团结
   第05版:兄弟河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边城百姓
   第08版:时事·广告
独臂练习书法三十五年
我该怎么感谢您
路灯下的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