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从十八洞出发·减贫与发展|湘西模样 向美而生——美丽湘西建设十年综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彭宁 通讯员 谭少平

湘西是什么模样?

俯览空间,她在湖南省西南部、武陵山区腹地,山峦层叠、悬崖高耸、沟壑纵横、溶洞连绵,一步一景。


吉首矮寨大桥,已经成为新时代红色地标。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杨贤清 摄


穿越时光,她养育土家苗汉各族儿女,繁衍传承至今,是“文化风情的灿烂星空、民族歌舞的欢乐海洋”。

如果画一番“湘西模样”,地理风貌是“画皮”,文化风情是“画骨”,那么,湘西儿女在这片土地上的奋进之路,就是“画心”。

新时代十年,正是湘西儿女砥砺奋进的十年。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湘西模样”迎来历史巨变。

这十年,湘西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全域推进美丽湘西建设,书写美丽中国的湘西篇章。

这十年,湘西州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城市,被誉为全国绿色发展典范城市,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州域和辖区7个县市分别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州、先进县市,空气环境质量稳居全省第一,呈现新时代“湘西模样”。

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

美丽湘西建设,始终有一张目标明确的“路线图”。

要建设一个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从“局部美”迈向“全域美”、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即“内外皆美、全域皆景”的美丽湘西。


泸溪浦市镇万荷园,景色如画。团结报见习记者 胡承鼎 摄


2013年,湘西州全面启动城乡同建同治工作,以城乡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城乡马路市场基本取缔、城乡垃圾基本分类处置、城镇污水基本统一处理的“五化四清三基”为目标,以城乡同规划、设施同建设、产业同推进、环境同整治、事务同管理“五同”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第一步,把垃圾治理作为突破口,以“誓把湘西扫干净”的决心,向农村大地积压多年的露天垃圾、陈年垃圾“发起总攻”。


文旅赋能,凤凰成为“天下凤凰”。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吴东林 摄


一时之间,湘西处处可见“治垃圾干部”,他们“撸起袖子”打扫卫生,“苦口婆心”引导群众,“开动脑筋”探索科学有效的垃圾处理机制。随着陈年垃圾被逐步消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有序构建,农村群众从此告别千百年来垃圾乱扔乱倒的陋习,“每天早起10分钟,房前屋后扫一通”成为常态,全州城乡面貌为之一新。

这场垃圾治理战,干部们赢得战役也赢得了民心。群众摒弃陋习,乡村移风易俗,“同建同治”被写入很多村寨的村规民约,“环境卫生”甚至成为农村“流水席”上的特别提示……

可以说,城乡同建同治是美丽湘西建设之路的“最初一公里”,开局顺利,湘西模样有了“外在美”,自此向“内在美”努力。


古丈墨戎苗寨,依托山水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团结报见习记者 胡承鼎 摄


时代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

湘西州紧跟党中央步伐,2016年1月,州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美丽湘西”;2月,全州建设美丽湘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从这里,“城乡同建同治”升级为2.0版的“建设美丽湘西”,目标不变、方向不改,但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具体。


从红色地标到红火的乡村游打卡点,花垣县十八洞村书写了属于中国的乡村振兴故事。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杨贤清 摄


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湘西州明确了建设美丽湘西工作“三大工程、九项重点工作”,一整套工作机制逐步建立——

高位推动,全员参与。县市两级党委政府把建设美丽湘西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全州上下形成“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合作,乡镇村狠抓落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统筹联动,全域推进。全州整体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地区,实施城乡同建同治工程、网格服务管理工程,城乡环境面貌全面改善。

示范带动,全面提升。在全省首次提出创建最美集镇概念,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三年行动,集中力量打造串点连线成片的美丽乡村群,出版发行《美丽乡村湘西行》推介湘西州100个美丽乡村。

考评促动,全程发力。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全州构建了强有力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推进及考核奖惩机制,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一批影响城乡环境形象的突出问题。

有方向,也有方法,遵循一张明确的“路线图”,湘西模样向着“内外皆美、全域皆景”的目标迈进。

山乡蝶变,美丽乡村入画来

乡村,始终是美丽湘西建设的“基本盘”。

2017年,湘西州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三年行动启动;2018年,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2019年,《关于加快推进美丽湘西建设提质升级的实施意见》印发;2021年,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三区两地”、建设“五个湘西”,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六大行动”,对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进行安排部署。


保靖沙湾村,山水相依如诗如画。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黄 谆 摄


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做法,湘西州按照“每年创建10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3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计划与节奏,以点带面促提升,推动美丽乡村创建,引领全州所有乡村向着“美丽”目标迈进。

“美丽乡村”在湘西的模样,从四个维度体现——

一是“颜值”,通过最美集镇、最美村寨、最美农家、最美河库、最美生态公路的“五美”创建,治垃圾、治厕所、治污水、治容貌和种菜、种花、种树……一套组合拳“打”出一大批生态美、文化美、产业美、生活美的“最美集镇”“最美村寨”和庭院美、厨厕美、室内美、身心美的“最美农家”,再加上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最美河库”与“最美生态公路”,湘西大地满目皆景、处处入画。


龙山八面山,蜿蜒的观光道路与山势融为一体。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胡域 摄


二是“品质”,整合各类项目建设资金,美丽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州农村全面实现“五通五有”,村村道路硬化,村村饮水安全,网络覆盖土家苗寨、走进千家万户。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农村黑臭水体、农村4类重点对象危房、集体经济“空壳村”、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实现全面清零。

三是“气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实施治理效能提升和乡风文明铸魂行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打造新时代湘西文明新风尚,全州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7个、省级文明村镇23个,州县乡村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


美丽成为资源,提升了湘西高新区竞争力,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张术杰 摄


四是“价值”,全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文旅、农旅融合,推动乡村建设景区化,发展美丽经济,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十八洞村等5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场坪村、司城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诸多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入选全国、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分别为4个、11个,全国传统村落178个。2022年,全州接待游客37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亿元,带动就业50余万人、巩固脱贫10万余人。

你看,这有颜值、有品质、有气质的湘西模样,还有了“美丽经济”加持的价值。群众从中收获了美丽,收获了效益,收获了幸福,更增强了参与其中“主人翁”的自信自觉。

如果说,新时代十年,脱贫摘帽迈向乡村振兴,重塑了湘西大地的“模样”,那么,同步推进的美丽湘西建设则由外而内,从精神层面成为改变影响“湘西模样”的重要“变量”。

向美而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以说,美丽湘西建设是湘西波澜壮阔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美丽湘西建设推进下,湘西州有效放大了绿色生态优势,有力支撑了全域旅游发展,书写出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贡献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湘西精彩篇章,塑造了一番新时代“湘西模样”。


永顺芙蓉镇成为“网红景点”,备受年轻人喜爱。团结报见习记者 胡承鼎 摄


成绩见证历史,未来扑面而来。

如今,浙江“千万工程”已升级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时代“千万工程”,美丽湘西建设也开启新征程。

2022年,州委开展新一轮美丽湘西建设,提出以“五美”创建为引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文明创建;2023年,再提出“团结一切力量、守护一江碧水、建设一路风景、描绘一幅画卷、促进一方振兴”“五个一”目标,聚焦生态文明样板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等重点内容进行科学谋划和统筹安排。

什么才是湘西应该有的模样?

今年6月5日,第52个世界环境日,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州委副书记、州长陈华发表联合署名文章《精心呵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湘西》,明确提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湘西各族人民未竟而需继续肩负的光荣使命”。

这意味着,不仅要美丽,也要发展,只有“既要生态美也要发展美”的美丽才可持续,才能真正让农民获益。如何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是美丽湘西建设的必答之题。

湘西州用实践探索答案。

近年来,湘西立足“美丽资源”,将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探索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湘西经验”,形成了“文化热、旅游火、全域美、百姓富”的生动局面。

今年6月6日,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湘西州召开,正是对湘西州以文旅发展促进“美丽资源转换成美丽经济”实践的认可与认证。

一业兴百业旺,在旅游产业带动下,以好生态、好环境为支撑,湘西州持续探索产村融合、城乡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实践美丽建设与美丽经济互促共进的新机制。

至此,对于“湘西模样”的解题思路已然明晰。美丽湘西的“终极模样”,就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美画卷,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是“诗和远方”理想生活的“美丽模样”。

未来已来,步履更健。

你看,湘西模样,向美而生。


作者:彭宁 谭少平编辑:孙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