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武陵新语 |“青年夜校”何以点亮人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吴宜芝

连日来,众多年轻人在“白天打工”和“晚上学艺”之间来回切换,让自带年代感、历史感的“夜校”一词火出了圈。其课程有着内容多、周期短、总价低等特点,既有戏曲、插花、茶道、武术、书画等才艺特长类,又有应急救护、人像摄影、中医养生等生活实用类,也不乏红酒品鉴、电影鉴赏、非遗工艺等艺术品味类,成为城市青年的生活新时尚。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夜校相比,如今夜校所教授的内容不再以生存型的知识技能为主,而是转向以发展型的艺术休闲为主。与此前同样大火过的城市露营、飞盘比赛、围炉煮茶等活动相比,青年夜校不仅有着娱乐属性和社交属性,还自带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

首先,满足休憩需求的“情绪避风港”。在追求效率至上的工业化社会,快节奏和碎片化似乎成为人们生活的显著特征。大家似乎陷入了如出一辙的忙碌、疲惫、焦虑,很难在时间的缝隙里获得短暂的喘息。点缀着几颗繁星的夜晚,散发着暖黄灯光的教室,上课被当作缓解工作疲劳的调剂品,为忙碌的心灵留一方栖息地,以夜晚短暂的松弛熨平白天的生活“褶皱”。

其次,满足知识需求的“能力加油站”。在海量信息充斥的互联网社会,科技进步越来越快,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专长越来越精,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知识折旧的紧迫感、能力不足的饥饿感扑面而来。夜晚的时间,低廉的价格,多样的课程,契合了青年群体多元化、深层次、全方位的发展需求,以及拓宽视野、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人生理念。

再次,满足精神需求的“社会桃花源”。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环境,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人的劳动异化、人的发展片面化、人与人关系的物化……过度的理性,分工的细化,物欲的满足,给人类建造了一个无处不在又无法逃脱的精神铁笼。没有目的,没有功利,没有得失的课程反而滋润了精神的干涸。

简而言之,青年夜校是为满足当代青年高质量精神文化需求而生,能够给他们带来自我价值感和个体归属感。当下,具有公共文化属性的青年夜校在爆火的同时也应更加关注知识的价值和人的精神文化需要,让课程和服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实际,让夜校真正成为年轻人释放情感、放慢脚步,寻求心灵慰藉、汲取知识养分的场所。


作者:吴宜芝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