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每周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7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对龙山县发展精致农业的思考

  陈忠耀

  加快龙山农业农村的发展,要选择在“精致”上做文章,走适度规模经营、精致农业发展之路,从“以量求生存”转为“以质求发展”。

  一、龙山县精致农业发展现状

  (一)注重大户带动,产业趋于规模化。2013年来,先后流转土地1.46万户5.38万亩,实现了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百合、烤烟、柑橘、中药材等种植规模分别稳定在8万亩、7万亩、14万亩、10万亩、5万亩。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企业120余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42个,种植大户1059户,规模养殖大户1200余户、家庭农场28个。建成各类畜牧养殖小区11个,规模养殖场138个,万亩柑橘基地5个。带动农户32853户,户均增收1512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注重规范种养,产业趋于标准化。柑橘产业实施了“九个一”标准化建设,即一条路、一条线、一张图、一张网、一盏灯、一张板、一张牌、一平台标准化生产,实现产业升级。粮油产业推行了“五个统一”标准化生产,即“统一方案、统一品种、统一培管、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防治”的标准化生产方式。畜牧产业推行了“个十百千万”示范工程,黄牛“1215”养殖模式,山羊“1835”养殖模式,生猪“1535”育肥养殖模式和“1151”生态养殖模式、山地鸡“1351”养殖模式。成功培育了“龙山百合”、“里耶脐橙”、“龙山萝卜”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业品牌。

  (三)注重特色发展,产业趋于园区化。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标准园、示范园、精品园“三园”建设为支撑,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建立了高山蔬菜、特色蔬菜和郊区专业蔬菜三大蔬菜基地,形成了以石牌镇、桶车乡、兴隆街乡、洗洛乡、白羊乡、湾塘乡为中心的“百里百合长廊”,打造了优质稻示范园、万亩玉米标准园、万亩水稻标准园、柑橘标准化示范园、草食牧业生态养殖示范园、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园、冷水鱼养殖示范园区等一大批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园。

  二、龙山县精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经营效益不够高。由于偏远山区地块相对较小,龙山县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机械化水平相对滞后,锄头加耕牛还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一个好劳力每年耕种三五亩地,生产粮食二三千斤,再卖上一二头猪,是农村常见的生产方式。据统计,龙山县耕地面积51.29万亩,仅占全县总面积的10.92%,70%的耕地是种粮食,半数以上农户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只能解决家庭吃饭问题。

  (二)主导产业规模不够大。龙山县有百合、柑橘、烤烟、蔬菜、中药材和特色养殖六大支柱产业,但烤烟产业受制于政策因素,发展空间不大;其他产业受地理条件、人文因素等制约,加之无龙头企业带动,绝大部分产品是初级产品,很容易受市场价格的起浮而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家庭收入和开发积极性,加上专业合作社尚未形成有效的营销合力,农民的产业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自我发展能力不够强。在先天教育不足,后天教育缺乏的双重影响下,龙山县大专及以上、高中和中专、初中的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地区的人们主要依靠长辈们言传身教来获得技术,大多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 

  三、龙山县精致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坚持集约发展,打好“农地”牌。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对全县适宜发展农业产业的国土资源进行“地毯式”测量,“分门别类”建档,推行农业产业开发功能分区,注重特色种植,强化基地带动。重点打造以里耶旅游区为中心的秦朝农耕文化体验区,洗车河原生态生产展示、节事农活体验等土家民俗风情园。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转,使田地、山场逐步向有经验、有实力的种养大户、种养能手和家庭农场集中,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提高整体竞争力,逐步形成特色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产业基地。三是优化政策帮扶。大力整合涉农资金,设立精致农业发展基金,逐年增加财政支持精致农业发展建设预算,并明确财政资金向精致农业大乡大镇大村倾斜,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奖补,努力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应最大化。

  (二)坚持绿色发展,打好“特色”牌。一是建好园区。立足全县产业建设“七区两带十七园”的总体部署,因村制宜选准产业项目,大力培育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园区,以经作、林果、畜牧、文化旅游四大产业为主,重点打造烤烟、百合、柑橘、中药材、特色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园。二是严格监管。制定严格准出、准入制度,实行从土地、肥料、农药、收摘、装运等各环节全程监管,突出生产基地、批发、零售三大环节的监测,全力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健康农业”。三是培养职业农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的原则,依托县内外培训平台,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采取“订单培训”方式,大力实施劳动力中长期转移、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学历教育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坚持科学发展,打好“品质”牌。龙山地处“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带、植物群落里的亚麻酸带”上,重点打造有机富硒品牌。一是完善生产标准。围绕蔬菜、百合、中药材、里耶脐橙、龙山萝卜等制订完善地方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建立健全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管理等农业标准化体系,加速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二是打造营销“洼地”。促对接,鼓励合作社与超市、高校、社区、农资生产企业等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等;扩队伍,加快培育农民经纪人、经销商等流通主体队伍;做电商,依托龙山县湘村驿站、湘村快线、湖湘商贸e+购物广场等平台,创建一批特色网店,打造特色电商品牌。三是加大品牌创建。走农产品精深加工之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产业核心品牌。积极推进“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加强地理性标识产品建设力度,形成龙山独有的特色品牌。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每周论坛
   第04版:时事·广告
抓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好”
坚持“四个敢于” 抓实安全生产
补齐三大短板 谱写发展新篇
对龙山县发展精致农业的思考
激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