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读书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26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读《三体》之《黑色森林》
  《三体》(三册):亚洲首部“雨果奖”获奖作品   作者:刘慈欣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唐庆吉

  很多年没有关注科幻类的书籍了,刘慈欣的这本书让我产生一种新奇感,一种很多年前读金庸《笑傲江湖》的欲罢不能之感。读《双城记》《约翰·克里斯朵夫》之类的书,记忆深刻的是某个局部或者某些精彩传神的语句;读这本书几乎没有让我有深刻记忆的语句,但全书圆润的结构、伸缩有度的想象、情理之中的悬念……让我内心充满了年轻的感动。

  圆润的结构既表现在人类之人上,也表现在神秘的三体人之上,更表现在人类看来傻头傻脑的那只蚂蚁身上,前呼而后应,环环紧扣着。要做到这一点,在短短千把字的文章中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几十万字写就而能严丝合缝,还是不禁令人暗暗称奇———颇得古代章回小说特别是《红楼梦》整体构思之妙。

  一个雨季即是一个洪荒世纪,一座山就是一个太阳系———对于蚂蚁来说;银河系就是我家后花园,两个世纪并非不可逾越的生死鸿沟———对富于想象力的人类而言……这是我对这本书天马行空、张弛有度的想象的第一个理解。

  小说开头是以蚂蚁的视角切入的,这种想象,在影视作品中几乎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这也让我想到阅读是不可替代的一种体验的说法。这一点在读《平凡的世界》和看影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也有强烈的对比:很多时候在书中获得强烈震撼的地方,看影视剧时却淡如白开水。

  对本书想象最感新奇的并不是蚂蚁在“巨大”墓碑上的爬行,也不是两个世纪后人类在木星上的飘行,而是主人公罗辑在写一本小说时全身心的投入:写着写着,罗辑的“她”越来越清晰,竟占据了罗辑生活的一部分。最后“她”出现在了罗辑的生活里,罗辑带着“她”乘车出行,到荒野之外,从清晨到黄昏,从黄昏到黎明,看星星,看月亮,观日出,谈天说地,直到生活中的恋人都唤不回的地步。

  刚开始觉得这过于夸张,仔细想想非常高妙:这其实就是创造啊!记得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创造,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向前走一小步(当然也是无比艰难的一小步)。想想福楼拜吧,在写包法利夫人去世那一节时,福楼拜伏案痛哭流涕,连朋友进来也没觉察。朋友他为什么事哭得那么伤心,福楼拜悲痛万分地说:包法利夫人死了!

  罗辑因虚构的“她”而与生活中的恋人分手的想象描写,不就是在前辈作家的基础上往前走出的一小步吗?多么美妙的一小步啊!

  艺术高于生活,但一定也源于生活,生活常常在给我们提供这一创造多么神奇美妙,却并不虚幻的佐证:

  绍兴一对夫妻幻想中奖500万,分配“奖金”时,丈夫说要给自己买辆车、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挤一点给父母……因为没留一点给妻子,妻子不满意了。夫妻俩从床上吵到床下,最后拳脚相向,妻子报警。民警赶来调解说:有些梦做做就好了……

  读这本书有一个遗憾,即最让人捉摸不透的面壁者罗辑解决三体危机的办法是念一段咒语向太空发射,并且最终还真的生效了———一颗恒星因此而消失,而三体人也对此忌惮不已,不得不跟逻辑谈判!这哪里是什么科幻小说?简直就是神话传说了!

  后来又读到刘慈欣自己对好看的科幻小说的认识:应该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建州60周年巡礼
   第04版:建州60周年巡礼
   第05版:每周论坛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读书文摘
   第08版:时事·广告
余光中的坦荡情怀
读《三体》之《黑色森林》
福楼笔谭(十八)
夏日读书心气爽